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材料二: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时期实现“文化一统”的做法。
(2) 依据材料二,选出能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
(3) 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原因。
【考点】
“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 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守中治边,因俗而治、多元一体是“大一统”天下观在边疆治理决策上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何对待各个地区的不同文化,成为秦朝建立后面对的首要问题。秦朝的办法是用法律手段强行统一文化。刘邦建汉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从制度上看,汉朝几乎是秦朝的复制品。但汉朝并未像秦朝那样……而是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在王朝西半部设立郡县,“奉汉法以治”;在东半部分封诸侯王,允许各王国在一定程度上从俗而治。这种东西异制的政策缓解了文化冲突,使西汉的统治逐渐巩固下来。

——陈苏镇《秦汉时代社会治理模式的演进》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和汉初对待各个地区文化的不同。

材料二元朝再次完成统一大业,无疑是大宋史时段各民族冲突与诸政权互动的历史性结局。在这一长时段中,确实时断时续地伴随着血与火的民族战争,但也应看到,各民族与各政权之间通过榷场贸易、使团聘问与其他民间途径,推进着相互间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融合。

——虞云国《试论十至十三世纪中国境内诸政权的互动》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并举例加以说明。

材料三   元明清三朝统治650余年,是中国历史版图正式形成、边疆地区经济文化较快发展、边疆社会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期。元明清三朝实行的边疆治理制度较为合理及完善,是此三朝治边能取得显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3)概括材料三作者对元明清边疆治理制度的认识,并结合史实说明。
综合题 普通
3.

中国治理边疆思想大体形成于秦汉,发展并延续至清代。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宋赵汝适《诸蕃志》载:“泉(州)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澎湖与泉州的行政关系早已非常明确。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也说澎湖“隶泉州晋江县,至元间立巡检司”。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元朝是如何管理台湾?有何意义?

材料二:在少数民族集中的云、贵、广西等西南地区,土司对土民任意科派,夺人子女,生杀任情,还常常互相进攻,与政府对抗。基于这种现实,为加强边疆地区的统治,雍正帝决心改革现状。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云南巡抚兼管云贵总督事的鄂尔泰,正式提出改土归流的建议。雍正四年四月,鄂尔泰对费州广顺州的长寨《今长顺县》用兵,事定后设立长寨厅,将少数民族世袭的士司改设流官。这是改土归流的开端。最初以云、贵为主,后渐扩大到广西、四川、湖南、湖北等省,至雍正八年,改土归流在这一地区基本完成。在四年间,由土司改成流官的地区共有309处之多。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对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措施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边疆治理的认识。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