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史记》记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经略“西南夷”,滇国国王归顺中央王朝,汉武帝赐予滇王“滇王之印”,令他“复长其民”。同时在此设置益州郡,郡治与滇王驻地同在今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附近。郡县制度的施行,有力地促进了滇池地区社会的进步。中原先进技术、文化的传播,使滇池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材料二   1915年12月22日晚10时,省府重要文武官员39人集中于五华山光复楼都督府,举行秘密会议,由唐继尧主持歃血为盟,誓言拥护共和,兴师起义,誓灭国贼,万苦千难,舍命不渝。随后,原云南都督蔡锷与李烈钧、唐继尧等发表通电,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讨袁。

——据云南省档案馆资料、谢本书《护国运动史》等

材料三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14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甬道街73号,聂耳自幼爱好音乐,小小年纪就学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从1933年开始,聂耳先后创作了《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大路歌》《新女性》《义勇军进行曲》等30余首歌曲。聂耳短暂一生创作的辉煌顶点是《义勇军进行曲》,它表达了处在民族危机中的中华民族不屈的心声。《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据《昆明历史》(云南教育出版杜)等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治理滇池地区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护国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考点】
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的精神家园。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探究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传统节日是文化现象的典型代表。根据材料,概括我国传统节日起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

甲骨文中的年

(清)陈枚《琼台赏月》

“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

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解读文化遗存】文化遗存指所有保存下来并具有历史或文化价值的物品或构造物。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分别解读下面材料中两则文化遗存所体现的历史价值。

图一 学者在拓印《封燕然山铭》

东汉永元元年,窦宪率军大败北匈奴后,在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南麓勒石铭刻纪功,后人以“燕然勒功”作为成就功勋的典故。

图二 春秋曾侯乙墓出土的九鼎八簋

曾国,周代诸侯国之一,受封建国在汉水随地,又称随国。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

(3)【追寻文化经典】文化经典是某个特定时期的产物,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仿照左边示例,对右边作品做一个简介。

1936年,舒群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没有祖国的孩子》,其中同名代表作通过东北沦陷区三个不同国籍的孩子悲欢离合的故事,揭示出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的共同性,被视为左翼文学的优秀作品之一。

《愚公移山》(局部)

 ▲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