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一战爆发后,美国虽然宣布中立,但同时又以“不偏不倚”的调停人形象出现在欧洲政治舞台上,企图利用矛盾,控制局势,从中渔利,为控制欧洲创造条件。调停失败后,美国便毫不犹豫地站在协约国一边参战了。关于参战的目的,威尔逊智囊团的重要人物沃尔特·李普曼一语道破了天机。他说“美国参战并不是由于德国潜艇击沉了美国商船,也不是为了拯救民主”,而是为了“美国的安全”,“美国的安全在于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建立霸权”。
材料二 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一方面实行中立,隔岸观火,另一方面却又利用国际局势的急剧动荡,因势乘便,向欧洲扩张势力。从1936年起美国企图在不承担义务的前提下,充当欧洲的仲裁者,实现由美国扮演主角的欧洲危机的总解决,在此基础上,改组国联,控制国联,达到支配世界的目的。这一努力虽以失败告终,但它充分反映了美国“中立”中的非中立性质。大战爆发后,美国加快了介入欧洲事务的步伐。及至珍珠港事变,美国开始直接参与这场世界大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郭梅花《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及冷战后的北约“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