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热(体温高于37.3℃)、干咳、肌肉酸痛、腹泻等。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调定点是该恒温器调节温度的基准;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温度时,机体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染能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而导致机体发热。

(1) 图中激素甲是,激素乙作用于甲状腺,该激素的作用是
(2) 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 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
(4) 在产热的过程中寒冷的信号可传至下丘脑,下丘脑直接支配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上述过程属于(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
【考点】
体温平衡调节;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使体温波动时,皮肤及机体内部的温度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产热和散热反应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 人在安静状态下,主要通过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其主要通过辐射、传导、的方式进行散热。
(2) 人在寒冷环境中,散热会加快,当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通过机体的调节使散热量减少。同时,机体还会通过促进(答出2点)等激素的释放,使相关细胞代谢活动增强等方式增加产热,最终实现产热和散热平衡,维持体温正常。
(3) 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损毁,则机体体温不能维持稳定。已知药物A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解热。现获得与药物A的结构类似的物质M,为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热作用并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体温,将药物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结论。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

发热

发热家兔模型+10 mL药物A溶液

退热

发热家兔模型+10 mL M溶液

下丘脑损毁的发热家兔模型+10 mL M溶液

发热

①甲组的处理方式是

②若M与药物A一样具有解热作用,则丙组的实验结果是

③若②成立,则由甲、乙、丙、丁四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综合题 普通
3. 狗是恒温动物,其体温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温度感受器接受温度变化的刺激,发出信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信息在中枢整合后引起骨骼肌、皮肤血管、汗腺及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器官的活动变化,进而改变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力,从而维持体温恒定。
(1) 环境温度变化引起骨骼肌战栗属于(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
(2) 当环境温度降低,机体经一系列调节,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将升高,这种变化又会反馈作用于(器官),从而使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不至于过大,上述整个过程属于(神经、体液、神经—体液)调节。
(3) 当环境温度降低时,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也会升高,促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为探究其调节模式,请完成以下实验方案设计:

①选取甲、乙、丙、丁四只的实验狗。

②甲狗剪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并结扎通向肾上腺的门静脉;乙狗;丙狗;丁狗不做任何处理(说明:垂体分泌的促激素通过门静脉进入肾上腺)。

③将四只实验狗置于同一寒冷环境中12小时,每隔2小时测定一次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分别记录其变化过程,对比分析(说明:不考虑手术创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预期可能结果并分析结论:

a.若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为丁=乙>丙=甲,其调节方式只为体液调节;

b.,其调节方式只为神经调节;

c.若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为丁>乙>甲、丁>丙>甲,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