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细胞在高渗环境中体积减小后,会通过RVI机制恢复体积。RVI过程中,主要涉及细胞内外的H
2
O及Na
+
, K
+
, H
+
,
、
五种无机盐离子流入和流出的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A、B、C为三种转运蛋白。将细胞置于某溶液中后,细胞相对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RVI过程中,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除此之外,水分子还可以通过
的方式进入细胞,两种方式的区别是
。
(2)
除转运蛋白A、B、C外,细胞膜上还存在一种转运Na
+
、K
+
的载体蛋白——钠钾泵,其既能运输Na
+
、K
+
, 又能催化ATP的水解。细胞膜内的Na
+
与钠钾泵结合后,ATP分子中的
脱离下来与钠钾泵结合,使钠钾泵发生
,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在膜外侧释放Na
+
, K
+
与钠钾泵结合后促使其去磷酸化,使其构象恢复原状,使K
+
在膜内侧被释放,据此推测,细胞外Na
+
浓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内Na
+
浓度。
(3)
RVI过程中,转运蛋白A依赖于钠钾泵建立的钠电化学梯度将Na
+
、K
+
、
运进细胞,转运蛋白B每次转运均运进1个Na
+
和运出1个H
+
, 转运蛋白C每次转运均运进1个
和运出1个
, 据此推测,图2中的某种转运蛋白抑制剂中的“某种转运蛋白”指的是A、B、C中的哪种?
,理由是
。
【考点】
ATP的作用与意义;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在高盐胁迫下,Na
+
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进入根部细胞,同时抑制了K
+
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
+
、K
+
的比例异常,使细胞内的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科研团队开发出耐盐的海水稻,与传统水稻相比,海水稻的根细胞会借助Ca
2+
调节Na
+
、K
+
转运蛋白的功能,使其能在土壤盐分为3%~12%的中重度盐碱地生长。如图是与海水稻耐盐碱相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HKT1、AKT1、SOS1和NHX均为转运蛋白)。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高浓度的盐使土壤渗透压升高,导致根细胞发生
,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代谢。
(2)
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与细胞液、细胞膜外的pH不同主要机制是由
将H
+
转运到细胞外和液泡内来维持。
(3)
海水稻根细胞细胞质基质中Na
+
过度积累会阻碍其生长,在盐胁迫下,SOS1发生磷酸化,Na
+
通过
方式运出细胞的能力增强,同时细胞质基质中的Ca
2+
浓度增加会
(激活/抑制)HKT1活性,
(激活/抑制)AKT1活性,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盐可诱导H
2
O
2
产生,H
2
O
2
进而促进L蛋白进入细胞核,L蛋白进入细胞核能促进SOS1基因表达。从SOS1的角度分析海水稻耐盐的原因
。
综合题
困难
2. NO
3
-
和NH
4
+
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二者的相关转运机制如图所示。当NH
4
+
作为主要氮源时,会引起细胞内NH
4
+
积累和细胞外酸化,进而抑制植物生长,这种现象被称为铵毒。已知AMTs、NRT1.1和SLAH3是膜上的转运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
由图分析,NH
4
+
通过AMTs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NO
3
-
通过NRT1.1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判断依据是
。
(2)
结合以上信息分析,引起铵毒的分子机制是
。在农业生产上,为缓解铵毒可采取的施肥措施是
。
(3)
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
4
+
)和硝态氮(NO
3
-
),拟南芥以硝酸铵(NH
4
NO
3
)为唯一氮源时,对NH
4
+
和NO
3
-
的吸收具有偏好性。请设计实验验证拟南芥存在这种偏好性。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综合题
普通
3. 土壤中过量的可溶性盐(主要指Na
+
)对植物的不利影响称为盐胁迫。植物可通过多种调节方式逐渐适应盐胁迫环境。图示为植物根细胞受盐胁迫时的部分调节机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生物膜上各种膜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如图所示,液泡膜上的H
+
-ATP酶可以建立液泡膜两侧H
+
浓度梯度,导致细胞液的pH
,这种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运输过程中,H
+
-ATP酶发生的变化是
。
(2)
Na
+
通过Na
+
/H
+
逆向转运蛋白由细胞质基质进入细胞液的直接驱动力是
,该过程的载体蛋白就只容许与
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若使用ATP抑制剂处理植物的根细胞,液泡对Na
+
的吸收量会
(增加、不变、减少)。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