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国有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每年初冬,“南繁”的季节就到了,全国各地7000多名“农业科技候鸟”相约海南三亚,在田间地头忙活。
材料二:位于海南岛南部的三亚、陵水和乐东是我国的南繁基地,被誉为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全年育种次数多)。海南省重视南繁基地的建设,不断完善进驻科研机构的配套服务,着力打造农作物“种业芯片”“南繁硅谷”,目前基地已拥有多家科研机构和科研育种保护区。
材料三:图左为海南岛示意图,图右为海南岛南部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一:桑蚕,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是经济价值高的吐丝昆虫。2006年我国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引导桑蚕业由浙江、江苏等传统产区向西部的广西、云南等地转移。现在,广西已成为我国桑蚕业第一大优势产区。
材料二:桑树喜高温多湿的生长环境,在广西桑树发芽早,生长季节长。桑树的树枝可用作食用菌棒,树叶、桑果(桑甚)都具有不同的药用及食用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大。如今,广西正在规划打造多元的桑蚕产业,实现蚕、桑品种的多用途开发和多领域利用。
下表桑蚕主要产区蚕茧量与气候特征对比
江苏
浙江
广西
2021年桑蚕产区桑蚕产量(万吨)
4.01
1.97
40.74
年平均气温(℃)
13-16
15-18
16.6-23.1
年降水量(mm)
704-1250
980-2000
1080-2760
贝贝学习《中国的农业》时,对我国“东耕西牧”生产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浓厚兴趣。请你与他一起进行探究。
探究主题:影响“东耕西牧”农业生产格局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中国主要畜牧业省区和种植业省区示意图(下图)
看分布
(1)“东耕西牧”格局的界线大致与毫米年等降水量一致。
(2)“以种植业为主的省区”大部分位于(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属于、(干湿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的省区”降水(多或少),草原广阔,如高原东部自古就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3)“以畜牧业为主的省区”在满足水分条件的区域也能发展种植业,如青藏高原的农业区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流)谷地;在宁夏平原(甲地),人们引水灌溉,发展农业,成为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产区。
再总结
(4)形成“东耕西牧”农业生产格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的差异。
亿万年前,我是一株生长在西南地区的小茶苗,身高达不到10厘米,面对荫天蔽日的森林,奋力长高是我存活的唯一办法。我向下长出树干高度两倍的根系,支持地上部分的生长。6~9月是雨季,降水丰沛,但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根系就会腐烂。为此,我选择生长在斜坡,树根安然度过了漫长的雨季。
据图和成果一,推断茶树生长的习性。
喜热:生长地区主要位于和(温度带),热量充足;
喜湿:(冬/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怕涝:适合生长的主要地形是,排水好;
怕晒:生长在比较荫蔽的环境。
上世纪50年代,我从浙江来到青岛崂山太清宫附近,成为“崂山茶”,“南茶北引”获得成功,崂山大清宫周边三面环山,冬天朔风不临;面向大海,盛夏酷暑不至,气候温和湿润,多云雾,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与南方地区相比,崂山地区年均温低,使我生长发育慢;我喝着富含矿物质的崂山泉水,使我具有叶片厚、耐冲泡、香气高的特点。
据成果二可知,“南茶北引”首先在崂山太清宫附近获得成功,主要受到和等因素的影响,使其气候特征与南方相似。
①地区;③地区
a.冬季河流结冰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年降雨量多于800毫米 d.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等
读我国某区域图及洞庭湖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