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航路的开辟

材料一   全球航路开辟大事记

时间(年)

航海家

支持国

航线

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

1492—1493

哥伦布

西班牙

西欧—美洲

1497

卡伯特父子

英国

发现纽芬兰岛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

西班牙

环球航行

1578年

德雷克

英国

到达美洲南段的合恩角

16世纪

卡蒂埃

法国

拉布拉多半岛

(古代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

巴伦支

荷兰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

17世纪初

哈德逊

荷兰

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17世纪

俄罗斯

开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1642—1643年

塔斯曼

荷兰

环航澳大利亚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摘自《共产党宣言》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全球航路开辟历程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谈谈全球航路开辟的影响。
【考点】
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及其影响; 全球航路的建立;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42年,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到达中国。1643-1650年,他游历江南诸多地方,致力学习汉文华语,阅读中华典籍舆志,对中国历史文化极富造诣。1650年,他被罗马教廷任命为杭州地区耶稣会会长。

1653年,卫匡国作为天主教耶稣会中国副教省代理人前往罗马教廷为中国礼仪辩护,最后以他的见解获胜。罗马教廷事后颁布敕令称,中国教徒的敬天祭祖尊孔等礼仪只要无碍于天主教的传播均可照旧进行。

1655年,卫匡国用西式方法绘撰、编著的《中国新地图集》在欧洲出版。这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地理著述。全书内有17幅地图,中国总图一幅,直隶、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四川、湘广、江西、江南、浙江、福建、贵州、云南各一幅,此外,含日本地图一幅。该书双面印刷,还有171面志文,19面目录,可以查明包括长城在内的中国各地城关的经纬度,均按照省份和城市大小排列。在具体内容上,该书不同于中国官私地理志书偏重政治建置的风格;更好地体现了欧洲地理学所主张的综合性学科的性质。《中国新地图集》成为当时欧洲了解中国地理的必读之书,引起欧洲地理学界的重视,一经出版便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版本,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摘编自杨雨蕾《〈中国新地图集〉和十七世纪欧洲的中国地理认知》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新地图集》出版的历史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地图集》的特点,并说明该地图出版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困难
2. 【地图革新与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70年,在安特卫普首次出现了名为《地球大观》的地图集。其作品利用大量航海日志与地图资料,采用统一的投影法、比例尺和“一图配一文”规则,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荷兰人很快效仿这种制图和商业模式,阿姆斯特丹成为后起的行业中心,“地图集”作为一种新型出版物开始流行起来。1594年,法国人莫里斯:布格罗出版了一部国家地图集《法兰西大观》,收录了18幅王国地图,将古代高卢的疆域同当下法兰西的领土对应起来。波旁王朝也在边境省份任命了多位“国王工程师”直接负责地形的勘测,并且配备了专门的地图绘制人员。他们走遍了王国的疆域,绘制了可以准确定位的地图,还形成了许多文字报告和图集。

——于京东《图上的“国家”:西方政治史研究中的地理学叙事及其变迁》

材料二   清末以降,采用西方印刷技术的新式地图,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与“出版救国”的重要媒介。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开始涉足地图出版领域,特别是伴随“癸卯学制”的颁行,为配合中小学“最新教科书”的编辑与发行,相继译印,《西洋历史地图》《瀛寰全图》《万国典图》等教学地图,颇受当时中小学教材市场的欢迎。同时,感于“日俄开战,于我国关系甚大”,于1904年出版发行了《最新满洲朝鲜地图》,成为清末较有代表性的时务地图。

——李鹏《清末民国商务印书馆地图出版述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6世纪后期荷兰、法国“地图集”出现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20世纪初新式地图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