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合作化运动不仅仅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变革,更被赋予了政治意味,是改变乡村原有秩序的权力实践过程。在这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基层干部和行政管理人员,扩大了党的组织面,强化了政府对于乡村社会的控制。……同时,由于展开互助合作的劳作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分散、个体的的生产方式,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使得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在一起,休戚相关,集体主义的观念加深了,而其中的“爱国增产计划”等活动的开展也增强了农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次,农村的扫盲运动也在这个阶段得到快速发展。另外,妇女的地位得到提高,她们与男子一样参加农业生产,取得了同工同酬的待遇,并涌现出一批农业增产模范妇女,如普宁县的黄婵庄、饶平县的萧春花,都被评为妇女生产模范,这也鼓舞农村妇女劳作,男女平等的观念更为深入人心。

——摘编自余盛珍《潮汕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农村社会研究(1953-1957)》

材料二   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汕头市在市郊的龙湖村西北侧划出1.6平方千米的区域创办经济特区。彼时,龙湖村虽已建村70年,但因位于入海口,土质极差,仍是荒滩沙丘一片。汕头经济特区就在龙湖村这片荒滩沙丘起步。

1991年,汕头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同年组建成立龙湖区。作为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近年来,龙湖区重点打造以现代输配电、生物医药、高端电子信息、现代机械装备为主导,以化工塑料、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为特色的“四主三特”产业体系,上市企业达11家。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600.3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如今在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的支撑下,龙湖已成为潮汕地区一小时生活圈核心区域。

——《汕头的经济特区梦,从这里开始》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组织形式,概述这一运动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湖村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发生蜕变的原因。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乡村振兴的认识。
【考点】
三大改造; 经济特区;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歌曲承载历史记忆, 是了解一个时代历史的窗口,对歌曲的理解和态度,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材料二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说得到,做得到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坚决跟着共产党,要把伟大祖国建设好,建设好。……

——歌曲《社会主义好》

材料三   把红旗高高的举起来,把战斗的号角吹起来,把文化阵地夺回来,把牛鬼蛇神抓出来,誓把阶级斗争进行到底,誓把拦路妖魔一脚踢开,毛泽东思想照四海,社会主义大厦一定要建起来……

——《社会主义大厦一定要建起来》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材料五   ……这盛世每一天。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孩子们啊 安睡梦乡,像你深爱的那样。而我将,梦你所梦的团圆,愿你所愿的永远,走你所走的长路 , 这样的爱你啊!我也将,见你未见的世界,写你未写的诗篇!天边的月,心中的念,你永在我身边与你相约 一生清澈,如你年轻的脸。

——《如愿》

(1) 红歌催生精神力量,激励人民不断向前,从材料一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时代精神?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歌曲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好在哪?
(3) 对比材料二、三,党的工作重点有何变化,这种变化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4)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四反映的历史史实。(任选其一,至少包括事件、影响等方面)
(5) 先辈们的努力与奋斗,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终于“如愿”。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五中“走你所走的长路,写你未写的诗篇”的理解。
综合题 普通
3.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中国历史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彻底扫荡了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势力,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重塑了世界政治地图,有力推动了维护国际和平事业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对世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对人类和平、民主、正义、进步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光明日报》(2019年5月29日)

材料二:1952年国家在院系调整过程中开始有目的的设置专业。在“以俄为师”的引导下,中国高等教育以苏联等高等学校制度为参考,取消大学中的院一级,进而设置具体的专业系科,包括工、农、医、师范、政法、财经等。到1953年初,全国各大高校设置专业215种,其中工科专业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中占绝对优势,共107种。师范、文科、理科、农科、财经等相对均等,数量集中在15—21种之间,但政法专业相对较少,只有2种。

——摘编自张全红《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调整及其经验研究》

材料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了。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1) 材料一评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2) 根据材料二指出1952年高校院系有目的设置专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到1953年初工科专业占绝对优势”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创举是什么?指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历史性转变。
(4)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20世纪中国巨大的历史性飞跃。请你谈谈取得“巨大飞跃”的经验有哪些?
综合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