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麦哲伦船队(想象画)

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之中进行的。15世纪末,棉花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帝国凭借对远洋航行技术的掌握和武装航运的暴力,建立起一个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即“棉花帝国”。由此,世界完成了经济分工的第一步,非洲被锁定在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位置上,英国人则将自己从种植原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 18世纪以前,英国的棉织品质地低劣,竞争不过印度、中国的棉织品。为了促进本国棉纺织业的发展,18世纪初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和伊朗输入染色的棉纺织品……英国只有采用新技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同印度、中国的产品竞争。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

——摘编自刘祚昌、光仁洪、韩承文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图B 工业革命中在工厂中工作的英国纺织工人

19世纪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棉纺织业对棉花需求量持续增长,美国南部地区逐渐成为欧洲棉花主要进口地区。至19世纪中叶,欧洲与美国北方地区的工业革命达到高潮,棉花产区在南部地区不断蔓延并达到顶峰,两种经济制度的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在当时,南部地区为英国提供了77%份额的棉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英国商人开始担忧与南部地区建立的“棉花外交”难以为继。

——摘编自赵建成《美国早期外交的“商业性”——以南部同盟棉花外交为个案的考察》

(1) 指出与图A相关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概括15世纪后“棉花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说出英国棉纺织品地位的变化。概括英国促进棉纺织业发展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业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②说出图B中英国纺织业生产的特点。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棉花“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的表现。运用史实说明英国商人的“担忧”成为了现实。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棉花的发展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综上所述,谈谈你认为英国棉纺织业发展对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有何借鉴之处?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九年级1班的历史老师把全班分为甲、乙、丙三个小组,在历史课上开展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钱币上的历史】

材料一   甲小组的组长展示了他们收集的古钱币图片。

这枚1734年在墨西哥城铸造的西班牙银元上有几个明显的汉字戳,如“信”“仙等,是因为当面银元流入中国沿海的贸易城市之后,做外贸的商号对其进行秤验并在上面加印自己商号的印记,保证真假和成色。

     

图1     西班牙银元(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藏)

(1)根据材料一,简述图1的史料类型。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银元中得出的关于中外交流的历史信息。

【融汇文明的巧克力】

材料二 乙小组的组长展示了他们收集的巧克力用具图片。

图2   17-18世纪制作巧克力的用具(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藏)

该套用具包括中国景德镇的瓷器,墨西哥的手提箱和椰子壳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贸易的角度阐述该套用具出现的原因。

【跨越大洋的神秘大帆船】

材料三   丙小组的组长展示了他们收集的航海路线图。

马尼拉大帆船每年6月乘西南自马尼拉启航北上,顺北太平洋东行,抵达阿卡普尔科港,将中国、印度、波斯、日本等国的丝绸、瓷器、漆器、棉布、象牙、地毯、茶叶等商品从马尼拉运至阿卡普尔科港;回程顺洋流直航,载运西班牙银元、铜、可可等商品返销中国等地。

图3   16世纪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主要路线示意图

——摘编自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3)根据材料三,简述大帆船贸易主要路线连接的两大洲名称,概括大帆船贸易的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此项目式学习的主题。
综合题 困难
2. 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
(2) 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
综合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