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对全球进行侵略扩张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伴随着三次殖民高潮,西方国家的殖民主义活动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一阶段,从15世纪到18世纪,欧洲人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政治控制和渗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在16世纪西欧商业资本主义掀起的第一次殖民主义全球视野下殖民主义高潮中,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边沿地区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二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后掀起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变为经济附庸。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阶段,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完善;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输出资本。

——摘编自张红菊《全球视野下的殖民主义研究》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发表并强调“促成国际合作,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二战后,英殖民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形成了“万隆精神”。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同阶段殖民扩张的不同方式。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点】
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及其影响;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及其原因与影响; “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期

西方的殖民扩张历程

17世纪

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建立殖民航运霸权

英国和法国成为主要的贩卖奴隶的国家,导致非洲大量精壮劳动力丧失

18世纪中期

英法为争夺殖民霸权,进行多次斗争,英国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

19世纪初期

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

19世纪中期

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增长一倍半,中国出口多为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

大量外国工业品充斥日本市场,日本生丝、棉花等大量出口

19世纪晚期

英国资本大量涌入拉丁美洲,一战前夕增加到10亿英镑

甲午战后,列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路矿和办厂权

20世纪初期

英国在印度的投资总额达到4.5亿英镑,铁路线增至4万多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扩张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要以世界为舞台。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侵略、征服,使其服从、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而亚非拉地区的经济则丧失了独立性,成为其经济附庸。在这个世界市场中,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地位,他们依据其政治经济的有利地位对广大亚非拉地区进行经济上的掠夺,控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命脉,而亚非拉地区则被动地卷入这个市场,成为被资本主义国家剥削、掠夺的对象。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方式呈现出怎样的阶段性特征。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带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塞尔登中国地图》长160厘米,宽96.5厘米,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该地图准确性较高,但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图最西端的印度卡利卡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有学者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图为明末中国人所绘。

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摘编自【加】卜正民著《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简析这幅地图流传到英国的背景及以及该地图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