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蜡烛置于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实像,照相机应用了这一原理
C.
蜡烛置于35cm刻度处,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屏上呈现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D.
蜡烛置于45cm刻度处,光屏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放大的虚像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多选题
普通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小静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
B.
若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C.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D.
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
双选题
容易
2. 12月2日是全国安全交通日,为加强交通安全,太原市重要位置都安装了“电子眼”。下列关于“电子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眼”上成的像是实像
B.
“电子眼”的摄像头是凸透镜
C.
当物体靠近“电子眼”时,“电子眼”所成的像变大
D.
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电子眼”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多选题
容易
3. 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b点是凸透镜的2倍焦点,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d四个位置,能成放大像的位置是(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多选题
容易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蜡烛移到10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将蜡烛移到45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
将蜡烛从10cm刻线处移向40cm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
多选题
普通
2. 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此时在光屏中心已成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B.
若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
C.
若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D.
在图示中的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远视镜,将光屏左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多选题
普通
3.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凸透镜以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图中没有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C.
把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成的像与照相机成的像特点相同
D.
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小的凸透镜,则烛焰所成像的像距将变小
多选题
普通
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 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 50cm 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 15cm 刻度线处时( )
A.
光屏在“I”区域内移动,能得到清晰的像
B.
光屏在“Ⅱ”域内移动,能得到清晰的像
C.
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
D.
在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正立的像
单选题
普通
2. 如图,商家推出扫码兑奖活动,手机扫描瓶盖二维码时,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瓶盖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
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单选题
普通
3. 小东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它主要由手电筒、内筒(一端开口,另一端可以放置胶片)、外筒(一端开口,另一端固定凸透镜)组成,内筒可嵌于外筒且能左右推动。将印有“冰墩墩”的透明胶片贴于内筒一端,打开手电筒,调整胶片、凸透镜到白墙的位置,在墙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B.
自制投影仪能成放大的像,是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白墙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0cm
D.
若要白墙上清晰的像变得更大一些,只将胶片远离凸透镜即可
单选题
普通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
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光屏上成倒立清晰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的就是这一原理;
(2)
将蜡烛向左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探究题
普通
2.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
实验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
(2)
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此现象和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在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4)
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 cm 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5)
做完实验后,将凸透镜平放在物理课本封面上,通过透镜看到书名《物理》的“物”字形状是图中的
。
实验探究题
普通
3.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
安装好器材后,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
。
(3)
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 50cm 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 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的像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相同。
(4)
小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5cm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上一步实验中,调整光屏的位置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后,小明将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左”或“右”)移。
(6)
小明改用焦距为 20cm 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将凸透镜和光屏分别固定在 70cm 和85cm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蜡烛从 15cm 刻度线处缓慢地向右移动到5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像的次数是.
(选填“0"“1”“2"或“3”)次。
实验探究题
普通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
照相机
B.
平面镜
C.
幻灯机
D.
放大镜
单选题
普通
2.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该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中,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生活中利用这类透镜来矫正
眼的视力缺陷。
填空题
普通
3. 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
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填空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