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技术革新等运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国民经济的很多个第一。
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2年,中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26. 7%,人均钢产量2. 37公斤,发电量人均2. 76度。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一五”计划,以苏联帮助中国的156 个建设项目为中心,围绕能源、原材料、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展建设。在东北建成鞍钢等重工业企业,在上海重点发展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西北和西南地区成为国防工业建设要地。通过公私合营企业,用和平的方式,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在这一时期,中国许多尖端科技项目,如:原子能、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开始起步。“一五”计划完成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五年内提高1/3,工资制代替供给制,劳动保险,公费医疗等福利费用大幅度提高,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经济。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卷三)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一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告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马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及前瞻》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摘编自《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曲青山《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请回答: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从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的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当时,我国还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现代工业不到国民经济的10%,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且相关人才匮乏。
——摘编自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二 新中国在工业领域从来都是两条腿走路,自力更生与对外学习并行不悖。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罕有的工业门类齐全的国家,这其中的许多门类都是从外部引进的。……第一次大的引进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56项工程”,由苏联帮助援建了一批骨干企业,奠定了中国工业体系的基础……
——摘编自《新中国工业,从来都是“两条腿走路”》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