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比重及其土地占有比重的变化情况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材料二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把个体农民引上集体化的道路,改变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是一场广泛的深刻的解放生产力的社会革命。党中央认为,要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售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开展合作。
——摘编自何沁《中国革命史》
材料三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可称为渐进式改革。……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改革的第一推动力,启动了整个改革。同时,在农村又支持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把农村的改革成功经验应用到城市。……慢慢的采取对外开放倒逼对内改革的形式,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使国内政府和企业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我国改革受国情所限,采取了由局部到整体,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推进方式,有利于控制风险,又能够迅速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得到进一步完善。
——摘编自崔友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