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建国以来的农业发展见证了我国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所作的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比重及其土地占有比重的变化情况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材料二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把个体农民引上集体化的道路,改变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是一场广泛的深刻的解放生产力的社会革命。党中央认为,要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售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开展合作。

——摘编自何沁《中国革命史》

材料三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可称为渐进式改革。……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改革的第一推动力,启动了整个改革。同时,在农村又支持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把农村的改革成功经验应用到城市。……慢慢的采取对外开放倒逼对内改革的形式,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使国内政府和企业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我国改革受国情所限,采取了由局部到整体,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推进方式,有利于控制风险,又能够迅速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得到进一步完善。

——摘编自崔友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1) 根据材料一、指出1950年利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的人口及其所占土地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分析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目的。这次调整后,我国农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 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渐进式”走向市场经济的具体表现。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次会议?
(4) 综上所述,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考点】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条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但在某些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得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

第七条   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子恢,主张1956年要在已有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泽东批评邓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坏农具的现象。

——摘编自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后所有制发生的变化。
(2) 材料二中毛泽东和邓子恢二人分歧的焦点是什么?你认为谁的观点更正确?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你的理由。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综合题 普通
2.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中国历史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彻底扫荡了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势力,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重塑了世界政治地图,有力推动了维护国际和平事业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对世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对人类和平、民主、正义、进步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光明日报》(2019年5月29日)

材料二:1952年国家在院系调整过程中开始有目的的设置专业。在“以俄为师”的引导下,中国高等教育以苏联等高等学校制度为参考,取消大学中的院一级,进而设置具体的专业系科,包括工、农、医、师范、政法、财经等。到1953年初,全国各大高校设置专业215种,其中工科专业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中占绝对优势,共107种。师范、文科、理科、农科、财经等相对均等,数量集中在15—21种之间,但政法专业相对较少,只有2种。

——摘编自张全红《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调整及其经验研究》

材料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了。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1) 材料一评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2) 根据材料二指出1952年高校院系有目的设置专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到1953年初工科专业占绝对优势”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创举是什么?指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历史性转变。
(4)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20世纪中国巨大的历史性飞跃。请你谈谈取得“巨大飞跃”的经验有哪些?
综合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