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泰与六国交战

结果

全胜

失败

互有胜负

A到秦王嬴政即位前(共109年)

65.次

58次

3次

4次

注:秦国的A效果最为显著。A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材料二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康有为建议朝廷“下诏鼓天下之气”,……提出设“议郎”一职。“设“议郎”,表面是备皇帝顾问,实际上是模仿西方议会政治。“议郎”由各府、县民选产生,可以“随时请对,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对皇权进行牵制和限制。

——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

年份

农业总产值比重

农村居民年均消费水平

农作物业

林、牧、副、渔业

1970年

82%

18%

117元

1985年

69%

31%

345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等

(1) 根据材料一提示,写出A所代表的变法运动及其特点。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A中直接关系到秦与六国交战胜多负少的相应措施。
(2) 材料二所述内容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后,在康有为等人的推动下,中国出现了对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但这一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3) 根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变化出现的原因(一点即可)。
【考点】
戊戌变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商鞅变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古今中外,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内容包括:1,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织、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踢宅。3,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七年级历史救学参考岳麓版

材料二: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诏令,实施变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但“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而军事上的措施既少又空洞无法实施。……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诏令始终停留在纸面上。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载“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皇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

﹣﹣八年级历史教学参考岳麓版

材料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要走自己的路,不要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次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次变法?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考虑,其变法内容中那一条最重要?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变法?变法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

(3) 材料三中所称“群众的首创精神”的典型事例是什么?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是什么?

(4) 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促使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