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BbXdY(2N=16)。将该动物体内一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若干次分裂后,分别用与基因B、b、D、d特异性结合的探针B(黄色)、探针b(绿色)、探针D(红色)、探针d(蓝色)处理某一分裂时期的细胞,结果如图1所示,已知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理由是(填“能”或“不能”)确定该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量。图1细胞中出现红色的原因是
(2) 若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中基因B和b所在染色体片段发生互换,则经探针处理后,不考虑其他变异,产生的配子中只显黄色的比例为;若该精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32P的细胞所占的比例范围是
(3) 研究发现,细胞分裂过程中p53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在细胞核内调控转录因子的活性,进而抑制细胞恶性增殖。为探究熊胆对皮肤癌细胞中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提取经BB(熊胆粉)处理后的皮肤癌HaCaT、KUMA6细胞株的总蛋白,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出p53,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①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的原因是;推测p53基因属于基因。

②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p53时,p53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主要与有关。由电泳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考点】
有丝分裂的过程、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