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上升40.6个百分点。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我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材料二: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就这种地区的具体情况来看,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

——摘编自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材料三:1984年邓小平指出:“厦门特区不叫自由港,但可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这在国际上是有先例的。”“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对外开放以多种形式展开,建立了沿海开放城市、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其他形式的经济特区。

——摘编自鲁江《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的理论调整》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哪一指导方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包产到户”后来形成了哪一制度?简述这种制度在我国全面推行产生的影响。
(3) 根据材料三,指出1984年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历史意义。
【考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