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制度的创新与完善,科学合理的国家治理都推动着国家的进步。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竞选,三也。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是运河兴建的第一次高潮。实力强盛的诸侯国为称霸中原而开始兴建运河。魏国开凿的鸿沟演变为隋唐宋大运河最重要的河段——通济渠。吴国所开邗沟成为后来的淮扬运河:为伐楚所开运河,有的河段与京杭运河的江南段基本一致。隋唐宋时期,以隋通济渠和永济渠为标志,形成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全国水陆干道构架,掀起运河建设的第二次高潮。……全线贯通于13世纪的京杭大运河对泗水、汶水、卫河和黄河的沟通,……显示出中国运河工程技术在17世纪前领先世界的水平。

——谭徐明等《京杭大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核心构成》

材料三:605—610年间隋炀帝先后征发了200多万民工,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期间,所有民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了工地上。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把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连为一体。运河通航后,江南的粮食布帛可以很便捷地运输到都城长安及洛阳。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岳麓版)

材料四:他总结了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真切地认识到国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为政比较谨慎。

(1) 政治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选拔。材料一中第三级“变为科举竞选”指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 以下表述是根据材料二得出的,与材料二相符合的请在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二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材料二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不涉及”。

①中国古代兴建运河主要出于军事和经济目的。

②隋唐宋大运河的修建加重了民众负担。

③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没有借助天然河道和古运河。

(3) 阅读材料三关于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同学们有以下观点:第一种,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第二种,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4) 材料四中的“他”指的是哪位皇帝?材料四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理念?在他统治时期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局面被称为什么?
(5)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社会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和国家治理方面有何感悟?
【考点】
“贞观之治”; 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大运河的开通;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国家治理事关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该)制度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袭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材料二   他总结了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真切地认识到国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为政比较谨慎。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三   北宋的开国皇帝制定了“重文教,轻武事”的治国方略,这个基本国策也为后继的皇帝所奉行,甚至影响贯穿整个宋代,致使宋朝经济繁荣,文教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

——节选《中古通史古代卷》

材料四   元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大一统时期。下图为元朝形势图(1330年)。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该“制度”的名称是什么?据材料分析该“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唐朝哪位皇帝?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
(3) 据材料三,指出宋朝政治统治的特点。并概括这一国策对宋朝的影响。
(4) 请在材料四形势图的①②③三个序号中任选两个序号,写出元朝对该两地区管理的具体措施。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