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外关联,清末财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中的历史

表1   清代后期财政收入结构情况(单位:万两)

年份

田赋

盐税

关税厘金

杂税项收入

总计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6.40

499

11.62

470

10.98

4250

1891

2367

26.39

717

8

3711

41.08

8968

1903

3546

33.80

1250

11.91

5340

50.90

356

3.39

10492

——据《清史稿》《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清代续文献通考》等

表2   1911年全国财政支出结构统计(单位:万两)

项目

数额

比重(%)

项目

数额

比重(%)

行政

2563

8.5

实业

573

1.91

司法

683

2.27

交通

4891

16.3

民政

2025

6.74

官业

795

2.64

财政

1853

6.16

工程

26

0.86

海关

583

1.94

交涉

345

1.15

常关

148

0.49

军事

8437

28.1

典礼

75

0.25

防费

124

0.41

教育

1339

4.45

赔款欠款

5117

17.0

——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

表3   晚清外债用途分类(单位:万两)

外债用途

举借笔数

举借数额

所占比例(%)

赔款借款或赔款转化为外债

6

79388

61

各种实业借款

85

37456

29

塞防与抵御外侮借款

23

7950

6

行政经费借款

59

4099

3

镇压国内起义与革命外债

35

1695

1

——许毅、金普森、隆舞华等《清代外侦史论》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中的晚清是怎样的时代?

【考点】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英国在华势力范围以长江流域为主,遍及多个省区,在列强中位居首位。沙俄在黑龙江、吉林境内建筑铁路以达海参崴,并取得东北境内铁路沿线地区内的行政权、警察权和开矿权。这样,包括辽东半岛在内的整个东北便成了沙俄的“势力范围”。德皇威廉二世曾发布命令:“胶州湾领土,归德意志帝国所占有。”法国逐渐将西南三省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要求清政府作出承诺“日后拟在福建省内兴造铁路……当先向日本政府筹商”,主张“将浙江划归我势力范围”“其界限应达到江西,抑或涉及浙江及江西之一部”。美国三次向英法德日等国申明“门户开放”的主张: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摘编自王云红《势力范围:一个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针对帝国主义疯狂掠夺在华的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中国人民展开了收回利权的爱国运动。美国合兴公司攫取粤汉路权之后,违约将股票转让给比利时银行团。湖南、湖北、广东人民要求“废约自办”,声势浩大,迫使美国合兴公司作出让步。在勒索六百多万美元赎款后,合兴公司同意废约。江浙人民则为收回苏杭甬(甬,即宁波)路权,和英帝国主义进行斗争,自行集款筑路。清政府先是执意向英国借款修筑,遭到两省人民的坚决反对。后来怕激起“民变”,将英国借款移作别用,允许苏杭甬铁路归为商办。山西人民为了从英国福公司手中收回采矿权,经过反复谈判,在偿付赎款后收回了平定、盂县、潞安、泽州的煤铁开采权。运动中,还收回另外一些路矿的部分权益。帝国主义尽管不甘心吐出既得利益,但面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不得不稍稍改变策略,在勒索大量赎款以后,交回部分利权,以缓和中国人民的反抗。

——摘编自战逸《清史》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列强关于在华划分“势力范围”问题的两种不同主张,并对其进行评析。
(2) 阅读材料二、概括晚清收回利权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收回利权运动发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