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史料① | 史料② | 史料③ |
嫘祖(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养蚕想象图 | 河南荥(xíng)阳汪沟遗址出土的碳化丝织物(距今约5300年) | 与丝织业有关的甲骨文 |
材料二 如下图所示的东汉画像石上刻有一副脚踏纺车,该脚踏纺车在两汉时期已普遍使用。织机采用脚踏织板,把织工的右手解脱出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两汉时期丝织业繁荣,西汉朝廷还在襄邑县专设服官,负责管理丝织和刺绣作坊。
——摘编自国家博物馆《文物中国史》
安徽宿州东汉纺织图画像石
材料三 三国时期,作为成都特产的蜀锦是丝织品中的精品。蜀汉丞相诸葛亮把蜀锦织造业作为蜀汉支柱产业加以发展。依托蜀地优越的自然条件,他鼓励百姓种桑养蚕,并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桑800株作为示范。此外,他还设“锦官”,重修锦官城,管理蜀锦的生产和经营。
——据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历史》
材料四 东晋南朝时期,丝织业在南方已较普遍。部分地方的养蚕技术很可观,如永嘉郡有八辈蚕(一年内八次出茧),每年三月至十月出丝。刘裕灭后秦时,曾南迁长安百工,在建康设立锦署,从此南方织锦就不再限于成都一地。刘宋时期,江南织工、缝工随日本使者东渡,对日本的丝织技术和缝纫技术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据翦伯赞《中国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