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根据下面给出的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翻译句子。
“绝” [本义]把丝切断。

[引申义]①断绝。②僻远,极远的。③横渡,越过。④灭绝。⑤极,非常。⑥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1)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陶渊明《桃花源记》)
(3)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4)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湖心亭看雪》)
【考点】
翻译;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翻译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号作西時用事禁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竞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盛自此始。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①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 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微彩喜迎易衍生容繁素重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材料二:

仆窃不 , 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①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诗书A所以B复见者C多藏人家D而史记E独藏F周室G以故灭。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宾,把……当作宾客,与《师说》 “吾从而师之”的“师”用法相同。 B. 用,因为,与《劝学》 “用心一也”的“用”意思相同。 C. 逊,谦逊,与成语“毫不逊色”的“逊”意思不相同。 D. 之,“六国之盛自此始”与“藏之名山”的“之”用法不相同。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下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对天子和诸侯的祭祀规格作了明确规定,而秦国虽臣属于周王室,却在祭祀上与天子平起平坐,其僭越犯上之心已经初现。 B. 田常杀齐简公,诸侯列国本应武力讨伐,却无动于衷,这表明各国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保存本国实力,壮大军事力量上来。 C. 司马迁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综述事实本末,推究成败之理,得出王朝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地理形势的结论。 D. 《史记》全书分五体,百三十篇,任安来信时《史记》尚未完成,但规模已具。司马迁正因为“惜其不成”,所以受宫刑而无怨恨。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矫称蜂出,晢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②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5)  司马迁对秦王朝历史的分析,体现了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创作意图,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动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推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自然之道,行舞穷之令,故曰明主。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住卑也千钩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钩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人臣守所长,尽所能,故忠。以尊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故臣主同欲而异使。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无声。人臣之忧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故曰:至治之国,君若椁,臣若鼓,技若车,事若马。故人有余力易于应,而技有余巧便于事。立功者不足于力,亲近者不足于信,成名者不足于势,近者不亲,而远者不结,则名不称实者也。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位不载于世,则功不立,名不遂。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如此,故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

(选自《韩非子·功名》)

【注】①贲、育:指孟贲、夏育,两人都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著名的大力士。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千钩得船则浮A锱铢B失船则沉C非千钩D轻锱铢E重也F有势之与无势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技能”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因”意思相同。 B. “天下一力以共载之”中的“载”与“载笑载言”(《氓》)中的“载”意思相同。 C. “虽疾无声”中的“疾”与成语“痛心疾首”中的“疾”意思不同。 D. 南面,即君位,古代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作“南面为王”“南面称孤”。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阐明英明的君主“立功成名”的条件有四项:天时、人心、技能和势位。 B. 文章指出君主处在君位,要建立功业长享声名,需要拥有权势,并得到臣下的配合。 C. 本文以左右手不能同时画两种不同图形为例,来表明君主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守一职。 D. “立功者”“亲近者”“成名者”“近者”“远者”若各存在一定的不足,会使君主“名不称实”。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

②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

(5) 君主如何能使“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困难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亟贲、育①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动;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推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自然之道,行舞穷之令,故曰明主。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住卑也。千钩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钩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人臣守所长,尽所能,故忠。以尊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故臣主同欲而异使。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人臣之忧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故曰:至治之国,君若椁,臣若鼓,技若车,事若马。故人有余力易于应,而技有余巧便于事。立功者不足于力,亲近者不足于信,成名者不足于势,近者不亲,而远者不结,则名不称实者也。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位不载于世,则功不立,名不遂。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如此,故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

(选自《韩非子·功名》)【注】①贲、育:指孟贲、夏育,两人都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著名的大力士。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千钩得船则浮A锱铢B失船则沉C非千钩D轻锱铢E重也F有势之与无势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技能”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因”意思相同。 B. “天下一力以共载之”中的“载”与“载笑载言”(《氓》)中的“载”意思相同。 C. “虽疾无声”中的“疾”与成语“痛心疾首”中的“疾”意思不同。 D. 南面,即君位,古代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作“南面为王”“南面称孤”。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阐明英明的君主“立功成名”的条件有四项:天时、人心、技能和势位。 B. 文章指出君主处在君位,要建立功业长享声名,需要拥有权势,并得到臣下的配合。 C. 本文以左右手不能同时画两种不同图形为例,来表明君主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守一职。 D. “立功者”“亲近者”“成名者”“近者”“远者”若各存在一定的不足,会使君主“名不称实”。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

②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

(5) 君主如何能使“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