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并应用于渔业,可以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某人承包一片近海水域养殖海胆和岩龙虾,该近海渔业生态系统中存在一条部分食物链;海藻→海胆→岩龙虾。回答下列问题:
(1) 定期捕捞岩龙虾,确定合适的捕捞量是可持续生产岩龙虾的重要环节,一般捕捞后在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岩龙虾产量。捕捞岩龙虾后会使海藻生物量。一段时间后,岩龙虾种群数量逐步恢复,会缓解海胆的,最终达到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
(2) “海藻→海胆→岩龙虾”食物链中,海胆属于营养级生物。若岩龙虾的食物1/2来源于海胆,1/2来源于来源于人工投放的饲料,龙虾产量增加m千克,则至少需要多消耗千克海藻。
(3) 如图为岩龙虾种群的生态学模型,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在处于B点状态时,对岩龙虾进行捕捞,当年最大捕捞量不能超过只,否则,需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岩龙虾种群的延续,其原因是

【考点】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种间关系;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番茄潜叶蛾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鲁,是一种世界检疫性入侵害虫, 目前已经扩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主要危害茄科植物,尤其嗜食番茄,严重威胁全球番茄产业。探究番茄潜叶蛾的有效防治方法,对番茄等作物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番茄潜叶蛾入侵初期其数量往往呈现“J”形增长,主要原因有
(2) 杂食性蜂是番茄潜叶蛾的天敌,对番茄潜叶蛾卵的取食量大,且杂食性蜂的取食特点使其在猎物匮乏时仍能在番茄植株上可依赖番茄植株存活,目前已成功用于防治番茄潜叶蛾。杂食性蜂和番茄潜叶蛾的种间关系为;在番茄潜叶蛾虫害发生(填“前”或“后”)期释放杂食性蜂防治效果较好;在番茄作物周边种植金盏菊有利于保持杂食性蜂的种群数量且降低其对番茄的危害,原因可能是
(3) 以番茄长势和番茄潜叶蛾发生程度基本一致的3个大棚分别记为大棚1、大棚2、大棚3,作为3 次重复。将4种不同颜色的诱蛾器放置在大棚内的相同位置,调查统计每种颜色诱蛾器的诱捕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色诱蛾器的诱捕效果最好,.理由是

(4) 由于使用杀虫剂防治见效快、效果好,且较为经济,因此这是目前控制番茄潜叶蛾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生物关系抑制虫害的生物防治,其优点是。(答出两点)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