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白渡桥平均每天通行情况表(单位:次) 

时间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汽车

有轨电车

1889年

544

9

11

0

0

0

1926年

14600

0

0

3459

3936

922

材料二:然而,即使在1941年,仍旧可以在三四小时内从外滩中段跑到一点也没有改变的农村地区。乡村相距不到十英里;水稻田和村庄,可以从市区的任何一座高楼大厦上瞧得清清楚楚。这是世界上最为轮廓鲜明、最富于戏剧性的边界之一。传统的中国绵亘不断,差不多伸展到外国租界的边缘为止。在乡村,人们看不到上海影响的任何迹象。

——《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上海白渡桥通勤工具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
(2)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什么特征?
(3)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考点】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军情传递依靠快马。广州将领从发出军报,到接收皇帝指示,时间最短需要一个月,皇帝的指示抵达时,对作战往往已毫无用处。甚至有主将利用距离远.时间长的缺陷谎报军情,加剧了皇帝在各地军报中的“剩”“抚”不定,战和不决,极为被动。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李鸿章被派往日本谈判。但是,他作为清朝全权代表,对谈判所列条款并不能做主,需将会谈内容用电报传回清朝,光绪皇帝再用电报批复指示。日本截获电报并破译了电文,掌握了中方谈判底线,使李鸿章本可讨价还价的地方再无协商的可能。双方最终签署了对中国危害极大的《马关条约》。

材料三:义和团席卷华北的过程中,大肆破坏洋人的象征物,“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结果在北京战事吃紧之际,朝廷想向东南督抚传达皇帝旨意,只得先快马传到山东袁世凯处,再由袁世凯用电报转发给李鸿章等人。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通信对鸦片战争产生哪些影响。
(2) 据材料二,指出《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折射出清朝政治制度存在的弊端。电报有没有帮助到清政府的谈判?为什么?
(3) 据材料三,分析朝廷要向地方传达皇帝旨意为何如此曲折?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义和团运动。
(4)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我国发展通信事业需要注意的历史教训。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