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鲜战争结束后,为争取国际局势的缓和,为国内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争取和平环境,周恩来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形成。

——摘编自章百家《我们怎样走向世界》

和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材料二 (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建国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数量上仍居多数,广大农村的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更占绝对优势……(这些现象)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中国选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它使全国的各项工作得以在一个新的制度基础上前进。离开这个起点,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言,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材料一中,新中国提出了什么外交政策?这一政策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什么变化?
(2) 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概述这一政治制度的两大优势。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村个体经济的手段分别是什么。这一“根本改变”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的政策与制度设计的共同目的)
【考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公私合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