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某中学兴趣小组在科学课中开展了“制作照相机模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1)
【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影像传感器上成
的实像,像距与焦距的关系满足的范围是
。
(2)
【制作】兴趣小组利用凸透镜、纸盒、半透明纸等环保材料自制简易照相机模型,如图甲所示,并用其将某门店夜晚标牌图乙所示场景拍摄出图丙的样子。
【评价】评价量表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
自制照相机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结构
结构完整,能成像
结构不完整,能成像
结构不完整,不能成像
功能
能调节像距,成像清晰
不能调节像距,成像模糊
不能调节像距,不能成像
外观
材料环保、易得,外形美观
材料环保、成本高,外形比较美观
材料不环保、成本高,外形粗糙
兴趣小组进行模型测试时,发现拍摄不同距离的景物,有时成像清晰,有时模糊。通过与“功能”评价指标比对后,他们认为自制的照相机功能指标为“良好”。
【改进】依据评价量表中的评价指标“功能”这一项,写出具体改进操作
(写出一条即可)。
(3)
【拓展】人眼的结构和功能与照相机非常相似,但在观察远景和近景时调节略有差异。从下图丁可知:从看近处的物体B到看远处的物体A,此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
(选填“薄”或“厚”)。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爱动脑筋的小金在项目化学习中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简易投影仪。他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白墙上,设计如图甲所示。
(1)
选用的透镜应该为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
为了获得清晰的画面,透镜离墙的距离应
(选填“小于f”“大于f且小于2f”或“大于2f”)。
(3)
如图乙是正立的手机画面,为了在墙上获得正立的画面,手机应该
(选填“正放”或“倒放”)。
实验探究题
普通
2. 小应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0cm处,然后将F形光源从透镜左侧20cm处逐渐向透镜靠近,移动光屏A,观察到清晰的像,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别
1
2
3
4
5
F形光源所在刻度/cm
20
15
10
7.5
3
像所在刻度/cm
6.7
7.5
10
15
(1)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
在进行第5组实验时,人在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到的像应是下列选项中的
。(选填字母)
(3)
将光源、凸透镜、光屏 A放在如图所示位置,在不改变光源、凸透镜位置情况下,要想在光屏 A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A 应如何移动
。
实验探究题
普通
3.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
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1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2)
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
(测得这个凹透镜的焦距为5 cm)。
(3)
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
实验探究题
普通
1. 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
(填“注水”或“抽水”)。
填空题
普通
2. 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A.
缩小的虚像
B.
放大的虚像
C.
缩小的实像
D.
放大的实像
单选题
普通
3. 小敏做了如下三个光学实验:
(1)
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小敏转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EO贴着纸板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OF沿
时针方向转动。
(2)
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小敏选择玻璃板而不选择平面镜的原因是
。
(3)
图丙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敏将凸透镜向光源方向移动至某位置,发现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
(填像的性质)的实像。
填空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