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有少量碘颗粒.如图所示,将玻璃泡浸入热水中,玻璃泡内碘颗粒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紫红色碘蒸气,这是
(物态变化名)过程,需要
(吸/放)热.将玻璃泡从水中取出后,碘蒸气逐渐消失、同时出现碘颗粒,这是
(物态变化名)过程.
【考点】
升华及升华吸热; 凝华及凝华放热;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容易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然后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
填空题
容易
2. 寒冷的冬天,在窗户玻璃上常结有漂亮的“冰花”,“冰花”结在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这个物态变化过程要
(选填“吸”或“放”)热。
填空题
容易
3. 我国古时历法中根据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二十四节气歌》中写道“秋处露秋寒霜降”,其中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填空题
容易
1. 在“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中,有如图中甲、乙两种加热方式。已知碘的熔点114℃、沸点184℃、水的沸点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500℃。应使用
(甲/乙)种加热方式,该过程中碘从固态变
态;乙种方式的主要目的
(是/不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填空题
普通
2. 实施人工降雨时,撒在云层上的干冰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选填“吸”或“放”),使空气中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降雨.
填空题
普通
3. 2023年12月11日冷空气来袭,水蒸气遇冷
成小冰晶,济南迎来鹅毛大雪,厚厚的白雪将济南覆盖,银装素裹,天地一白。云、雨、露、霜、雪、雹、雾都是水的"化身",水的状态发生转化与
密切相关。水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填空题
普通
1. 在试管中放少量固态碘,塞紧塞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在上述实验中,碘经历的过程是(已知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约114℃,沸点约184℃。)( )
A.
熔化和凝固
B.
汽化和液化
C.
升华和凝华
D.
吸热和放热
单选题
普通
2.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初冬,路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B.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
C.
冬季,在雪后的马路上撒融雪剂是为了提高路面上雪的熔点
D.
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
单选题
普通
3.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单选题
普通
1. 如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①
水变成水蒸气
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②
水蒸气凝成小水滴
, 大量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云;小水滴相互聚集,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雨。冬天,③
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成微小的冰晶
, 聚集后就变成雪花飘落大地。这些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
依据上述短文描述,总结出水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
;
(2)
依次写出上文划线部分物态变化的名称:①
、②
、③
;
(3)
“雪后寒”是因为雪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得地面上方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科普阅读题
普通
2. 小伟正在做物态变化的两个相关实验,请完成下列相关的填空。
(1)
第一个实验在图甲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温度计的示数是
℃。
(2)
第一个实验中,小伟将此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同时每隔1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最终得出温度计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对于A、B、C三个时刻,图像中的哪一时刻表示冰完全熔化?
。温度计内的液体在哪个时刻的体积最大?
(两空均选填“A”、“B”或“C”)。在D时刻这杯水的温度是
℃。
(3)
第二个实验,小伟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不锈钢杯中,干冰在常温下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
(4)
第二个实验中,小伟发现干冰放入一段时间后,原本干燥的不锈钢杯的外侧出现了一层霜,霜的形成过程中没有看到有液体出现,如图丙。则霜是由
在杯外侧遇冷放热,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实验探究题
普通
3. 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题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
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 更合理的方案是
(选填“甲”或“乙”).
(2)
碘锤放在热水中,几分钟后里面充满了紫色的气体,这是由于碘固体
(选填“吸 热”或“放热”)发生了
现象,把碘锤从热水中拿出放在空气中, 一会发现碘 锤中的碘蒸气不见了,碘锤内壁上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蒸气
形成的(后 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3)
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如丙图实验:在烧杯中 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 大量白雾,如图丙所示,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答:
科普阅读题
普通
1.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B.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C.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
D.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
单选题
普通
2. 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
B.
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C.
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
D.
烧杯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
单选题
容易
3. 实施人工降雨时,撒在云层上的干冰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选填“吸”或“放”),使空气中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降雨.
填空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