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有红色(N)和白色(n),某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了一株突变植株(甲),甲的染色体及基因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含有结构异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分析,甲发生的变异类型为
。
(2)
让甲自交,子代的表型和比例为
。经检测发现,甲自交子代出现了一株红花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2所示,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乙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
,从而产生了基因型为nn的精子;
②
,从而产生了基因型为Nn的卵细胞。
(3)
让乙自交,假设子代存活情况相同,子代中二倍体白花比例为
。
【考点】
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可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取果蝇(体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甲箭头所示,图甲中的中轴线表示赤道板位置,①②③④表示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图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请分析回答:
(1)
图甲中两个荧光点同时从①向②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行为是
。
(2)
当两个荧光点同时移动到③所示位置时,该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所处的时期是
。
(3)
两个荧光点从③向④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行为是
;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属于
(填“同源染色体”或“非同源染色体”)。
(4)
图甲所示染色体数量变化处于图乙的
段(用字母组合表示)。
综合题
普通
2. 下图是水稻(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图中的短线表示长度为5um,A至D为减数分裂I,E和F为减数分裂II。回答下列问题。
(1)
图C表示减数分裂I
期,判断的理由是
。图D表示减数分裂I
期,判断的理由是
。图E的细胞名称为
,图F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
(2)
水稻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缩短变粗并两两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和
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叫做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
。
综合题
普通
3. 下图是某高等雄性动物体内5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乙、丙、丁、戊中进行减数分裂的是
。丁细胞的名称是
。
(2)
甲细胞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戊细胞中有
个四分体。
(3)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互换的是
细胞。
(4)
图甲中,1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是
。
综合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