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以“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
如图①,先用对折的方式确定矩形ABCD的边AB的中点E,再沿DE折叠,点A落在点F处,延长DF,与BC的交点为G,则线段FG与线段BG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
如图②,把按照(1)中的操作进行折叠和作图,请判断FG,BG这两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仅就图②证明你的判断;
如图①,若AB=2,按照(1)中的操作进行折叠和作图,当CG=1时,求AD的长.
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中,点E是线段上一动点,连接 , 以为边在直线右侧作正方形 .
①求证:四边形ABEG是“神奇四边形”;
②如图2,点M、N、P、Q分别是AB、AG、GE、EB的中点.试判断四边形MNPQ是不是“神奇四边形”;
【情境呈现】
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同学将一大一小两个三角板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 , , . 他把三角板固定好后,将三角板从图1所示的位置开始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每秒转动 , 设转动时间为秒 .
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矩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
操作一: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
操作二:在AD上选一点P,沿BP折叠,使点A落在矩形内部点M处,把纸片展平,连接PM,BM.
根据以上操作,当点M在EF上时,写出图1中一个30°的角:.
小华将矩形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继续探究,过程如下:
将正方形纸片ABCD按照(1)中的方式操作,并延长PM交CD于点Q,连接BQ.
①如图2,当点M在EF上时,∠MBQ=▲ °,∠CBQ=▲ °;
②改变点P在AD上的位置(点P不与点A,D重合),如图3,判断∠MBQ与∠CBQ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在(2)的探究中,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8cm,当FQ=1cm时,直接写出AP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