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务二:整合阅读·厚经典】请你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各题。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游庐山日记(节选)

徐霞客

随涧东西行,鸣流下注乱石,两山夹之,时时仰见飞石,突缀其间。既而涧旁路亦穷,从涧中乱石行,圆者滑足,尖者刺履。如是三里,得绿水潭。一泓深碧,怒流倾泻之上,流者喷雪,停者毓黛,又里许,为大绿水潭。水势至此将堕,大倍之,怒亦益甚。潭下瞰无底,但闻轰雷倒峡之声,心怖目眩,泉不知从何坠去也。西向登峰,峰前石台鹊起,四瞰层壁,阴森逼侧。泉为所蔽,不得见,必至对面峭壁间,方能全收其胜。顷之北风自湖口吹上寒生粟起 , 急返旧路,至绿水潭。

【注释】①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明代地理学家、文学家,曾自幼立誓:“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一生钟情于地经图志,经30年考察终于撰成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②毓:同“育”,生出之意。

【丙】 

蒹 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流倾泻之上/而飞 B. 之/好之者不如之者 C. 大绿水潭/窗八 D. 不得/才美不外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但闻轰雷倒峡之声,心怖目眩。

(3)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首段运用定点观察的方法,从小丘写到篁竹,从篁竹写到水声,再从水声写到小潭。 B. 乙文中画线句的断句是“顷之北风/自湖口吹上/寒生粟起”。 C. 丙文每章前两句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交代时令的同时,也渲染了凄清的氛围。 D. 柳宗元“凄神寒骨”与徐霞客“寒生粟起”的“寒”,寄寓的情感是完全相同的。
(4) 假如徐霞客有朋友圈,你会看到什么内容呢?请在括号内填入一个合适的字,再结合乙文,大胆想象,帮他把朋友圈补充完整。

真是一场( )游!

(5) 小南和小山围绕三位作者的形象展开讨论,请依据【丙】文,帮小山补充依据,完成对话。

小南:浩浩五千年,中华大地从不乏执着求索之人。柳宗元以“为文坛革新”为彼岸,不懈追寻;徐霞客以“足迹遍神州”为彼岸,踽踽独行。

小山:是啊,《蒹葭》的主人公也是一位执着的求索者, 。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词语的使用(搭配); 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