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节日庆典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等核心元素构成了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周良书《“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

材料二   全国已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条件下,全国新解放区有计划、有秩序、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总的原则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到1952年12月,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志愿军保卫祖国,奔赴战场

全国人民积极支援前线

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中待命

朝鲜人民与志愿军并肩作战

(1) 据材料一、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构建国家形象的举措。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全国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条件。简析此次改革使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4) 上述材料和问题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考点】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开国大典;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