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年增率(部分)

材料二

年份

农业总产值比重

农村居民年均消费水平

农作物业

林、牧、副、渔业

1970年

82%

18%

117元

1985年

69%

31%

345元

材料三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盗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 根据材料一、二、简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出现的变化,并简析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史实说明党和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3) 综上所述,归纳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
【考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改革,给农村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经济趋向市场化,由此强烈冲击着仍然停留在传统体制框架内的城市。

——摘编自李海红《包产到户的回顾与反思》

材料二   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严重阻滞了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三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从经济增速角度看,1978—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名义增速高达14.5%,刨除年均4.8%的通胀率,年均实际增速仍高达9.3%。

——摘编自张连起《壮阔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蜕变》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2) 据材料二,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哪三个方面进行的?
(3) 据材料三,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新时代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采取的具体措施。
(4) 综合上述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从经济发展中得到什么认识。
综合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