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支架放在水平桌面上,杠杆没有挂钩码时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为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选填“能”或“不能”)再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2)调好后,第1组同学按图乙进行实验,第2组同学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组实验更好,理由是;
(3)若按第2组同学图丙的装置进行实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至少为N。两组同学实验时测力计的示数较大的是第组。
(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将如图甲所示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往 (选填“左”或“右”)调;
(2)杠杆调节好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乙、丙、丁所示,动力为F1和阻力F2 , 对应的力臂l1和l2 , 由此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
(3)如图丁所示,杠杆两边的钩码各撤掉1个,则杠杆 (选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4)如图戊所示,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示数为N;保持杠杆平衡,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测力计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图1乙中,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A处挂两个钩码,则在B处需挂个钩码时,杠杆才能继续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
(2)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将图1丙中的弹簧测力计由竖直位置缓慢向右转动至虚线位置,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保持阻力及阻力臂不变,多次改变动力与动力臂 , 收集数据并在坐标系中绘制出动力与动力臂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分析可知:当N时, ,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如图乙所示,要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在B点挂个相同的钩码;
(3)芳芳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小段如图丙所示的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实验前,应将支架放在台面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则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再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杠杆上直接读取 ;
(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静止后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
(3)小明同学想能不能借助杠杆平衡测出一个小球的密度呢?于是他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步骤:
①将小球挂在杠杆的A点,将钩码挂在杠杆的B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重力忽略不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的长度;
③将小球浸没在水中(),当钩码移至 点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④用刻度尺测出 的长度;
⑤小球密度的表达式(用实验测得的物理量以及已知量表示)
①在杠杆左侧某位置挂上钩码后,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当拉力逐渐增大到弹簧测力计最大值仍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接下来可行的操作是 ;
②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位置拉至倾斜位置时,为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依据:。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3
0.20
4
0.15
2
5
0.05
0.25
0.10
根据实验得到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