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一  2024年是我国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多年来,各地文化机构积极创新,共同探索非遗更为有趣的“打开方式”,努力让非遗传承重焕生机。

“非遗+文创”让非遗融入生活。昆戏人物造型系列产品、多功能极简皮影书架、“徽班进京”系列文具……非遗文创以日益多彩的形象,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非遗+旅游”让非遗生生不息。去泉州蟳埔村体验簪花,在南京感悟秦淮灯彩的国潮韵味,到景德镇学习手工制瓷技艺………“非遗游”已成为很多人近几年出行的首选。

“非遗+新媒介”让非遗新意迭出。非遗传承人在直播间大展身手,从小小的民族乐器竹笛、二胡,到黄梅戏、京剧……一系列颇具中国韵味的直播、短视频频繁在抖音等平台亮相,收获了无数海内外观众的喝彩、点赞,让非遗“活化石”焕发新活力。

材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对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筑牢中华民族精神大厦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在审美日趋多样化的今天,“非遗”传承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认识淡薄、人才匮乏、创新乏力等等。某班同学就助力“非遗”传承突破困境,举行辩论会。

正方观点:“非遗”传承需要情怀坚守。

反方观点:“非遗”传承需要创新求变。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探讨非遗传承为何能重焕生机?
(2) 请你选择其中一方观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考点】
文化的功能;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特点; 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文化;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旅部统计的数据显示,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游客量增幅超过50%的目的地城市包括泰安、天水、开封等中小城市。甘肃天水因麻辣烫美食走红,河南开封因“王婆说媒”的出圈引来大量游客。

越来越多的小城被看见、被“打卡”,既源于许多小城本身的魅力,也离不开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助力。我国各地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孕育出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风貌风情。古建筑、传统习俗、民俗活动、地域美食等元素所构成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积淀的生活方式,对旅行者而言,正是迷人之处。特别是近年来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兴起,加大了各地对当地城市生活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特色小城为人所知。同时,各地交通、住宿、旅游项目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也更好地满足着人们说走就走的愿望。

据某旅游平台估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景区门票为80元,拉动当地交通、住宿消费达850元;泉州簪花体验活动只需40元,带动当地交通、住宿消费高达900元。

面对慕名而来的游客,各地要把握机遇,在保留特色、创新玩法、提升服务、强化推广等方面持续下好功夫,扎扎实实地提升当地文旅环境的通畅度、舒适度和丰富度,促进当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让文旅在服务好游客的同时也真正造福当地百姓。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小城文旅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

材料分析题 困难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材料一

【案情简介】

原告孙某香系孙某龙与李某兰之女。李某兰于2001年去世。孙某龙丧偶后于2015年3月5日与被告倪某玲结婚。婚后倪某玲到孙某龙居住的三间瓦房处生活,但双方未生育子女,且原告孙某香未与双方共同生活。

2018年6月,孙某龙与倪某玲在其所在的社区危房改造资金的资助下对居住的房屋进行了翻建,翻建后的房屋(产权登记在孙某龙名下)仍由孙某龙与被告倪某玲共同生活居住。

2022年1月,孙某龙去世,该房屋(涉案房屋)由被告倪某玲生活居住至今。

原告孙某香诉请:将涉案房屋(其父母所建)产权析产,判令原告享有该房屋2/3的产权份额,被告享有1/3的产权份额。

被告倪某玲辩称:自己与孙某龙结婚后对涉案房屋进行了翻建,翻建房屋的资金是由社区资助的,且自己77岁了,患有多种疾病,没有生活来源,请求法院依法判决。

【法院判决】

法院酌定原告与被告就涉案房屋各享有1/2的产权份额。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如此判决的理由。

材料二   古语说,“家人和,业必兴;夫妻协力山成玉,婆媳同心土变金;妻贤夫祸少,夫正妻心顺;老爱小,少敬老;和睦堂里福寿广,和气家中人为贵,和气福也”。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文化向家庭渗透,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纠纷案件不断增加,特别是遗产纠纷案件呈快速上升趋势。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发挥文化在解决家庭纠纷中的积极作用。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