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9月)

材料二 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1949年后的中国历史目录摘编

第三节 中共政权的演变

一、中共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民国55—65年

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

(1) 概括材料一中确定的主要任务,并归纳完成该任务的策略。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该教科书的目录提出一条增补建议,并简要说明增补理由。(要求:增补建议必须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理由充分,史论结合。)
【考点】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新中国经济】

数据是经济发展状况的最好说明。

材料一

1952年与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中国粮食产量统计表(部分年份)

年份

1952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1年

1962年

1984年

1990年

总产量(万吨)

16392

19595

20000

17000

14750

16000

40712

43500

——《中国统计年数据库》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与表中数据的变化有关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 根据材料二,指出1952-1961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态势,并分析1961年我国粮食产量态势出现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社会主义建设】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扶持,使荣氏企业实现了新的复苏。1954年,荣氏企业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其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在当时起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而来。 

——《中国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十年。十年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不仅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而且电子、原子能和航天等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由于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建成投产,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1958-1965年,新建铁路通车里程达7200多千米,全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通了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都有了较大发展。1965年,我国国民收入比1956年增长57%,工业总产值增长118%。 

——摘自高中历史必修II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荣氏企业实现了新的复苏”的原因。1954年,荣氏企业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变化?
(2)  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初十年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