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版图的辽阔与广袤】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历史解释——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材料二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蒙古等民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杂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民族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等民族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史料实证——边疆的管辖与控制】

材料三 (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汉、唐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2) 根据材料二回答,民族交融会出现一种什么结果?概括元朝民族交融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澎湖和琉球隶属哪一行政机构管理?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谈谈,元朝对琉球的管理说明了什么?
【考点】
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灭夏金;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秦朝,‘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趋稳定。……清朝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以及盟旗制度、册封制度、驻藏大臣等措施,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政治基础。

——人民出版社《民族大团结》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到秦朝“中国”一词的内涵。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元朝得到发展的表现。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
(4)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