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我国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CO2排放量不再增加;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

材料一:“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被认为是当前最为现实的减排对策之一。小滨在实验室模拟“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相关方法,分别为“溶解填埋法”和“矿物填埋法”,具体如图甲所示。(“→”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

材料二:我国科研人员利用二氧化碳、氢气等物质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大致原理如图所示。

这一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工厂化”地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有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请结合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①模拟“溶解填埋法”,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其主要原因是
(2) 图甲中②模拟“矿物填埋法”,小滨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图中的符号分别表示溶液中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其中●代表(填微粒符号)。
(3) 材料二中利用二氧化碳最终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的过程类似绿色植物的(选填“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或“蒸腾作用”)。
(4) 已知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假设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乙酸时碳元素的转化率为100%,则成6千克乙酸可以吸收千克二氧化碳。
【考点】
光合作用的原理; 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解答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