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变身绿色发展高地的社会实践探索引发了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怎样的思考?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3年政府工作回顾中,指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小杰家近期想买一部新能源汽车,请说明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理由?
判断:
理由:
绿色低碳绘就宁夏高质量发展
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二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固原成为继银川市之后宁夏第二座被纳入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的城市。
固原属典型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固原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近年来,固原市不断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大力实施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工程,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充分发挥再生水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用水结构优化引领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让生态修复工程“修”出高颜值
2024年4月8日,宁夏召开“打造高颜值生态新闻发布会”,通过高水平生态保护修复,后置美丽宁夏绿色发展根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近年来,宁夏持续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累计投入资金61.38亿元的贺兰山东麓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完成,实施了8大类173个项目,27项绩效目标全面达成。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被列入中国特色十大典型案例,贺兰山东麓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全国首批优秀“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美丽家园生态“蝶变”
材料一 2023年,宁夏坚持生态优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绿色低碳发展整体战,着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度生态环境各项考核指标任务,全自治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宁夏蓝”“黄河清”“贺兰晴”“六盘绿”成为宁夏人晒在各类社交平台上的热图,也成为宁夏生态环境的“大美名片”。
材料二 地处银川市永宁县的闽宁镇,通过黄河扬水、菌草固沙、改良土壤、植树造绿,美化了乡村颜值,筑牢了生态根基,积累了“金山银山”资本,实现了闽宁戈壁荒滩的生态“蝶变”。2023年,闽宁镇被命名为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闽宁镇不仅成为生态移民、东西协作扶贫的“样板镇”,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示范创建的标杆。
①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品②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交车
③顺其自然,维持环境现状④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加大环境保护督查力度,关停所有产生污染的企业
③坚持以环境保护为中心工作,坚守生态保护红线
④转变发展方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023年8月15日,我国首部《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发布。
◆2023年2月14日,我国水利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全国形成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工作格局;用10至15年时间,全国适宜区域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
◆2022年12月29日,国家林草局联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把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
同学们选定了三亚大茅远洋生态村作为调研对象,来到该村,对村民们进行了采访。以下是小轩和该村村长及村民的采访记录:
小轩:“您好,我们听说咱们村是发展示范村,请问咱们村近年来有什么发展成效呢?”
村长:“我们村依托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带动村集体收入实现三年翻一番。我们村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特色农业产值达400万元,乡村旅游、民宿、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就业。”
村民:“之前我们家是低保户,收入不多,现在我靠着在附近果园里干活的收入就能养活自己,去年我还参与了村集体的分红,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材料一 西藏地区居住着藏族、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四十多个民族。65年来,在国家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在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领导班子的团结带领下,全区各族人民披荆斩棘、风雨同舟,苍茫雪域已经换了人间。
材料二 今天的西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自治区正着力推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全区50%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西藏的未来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为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营造节能降碳浓厚氛围,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定为7月10日至16日,全国低碳日定为7月12日。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降碳,你我同行”。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①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②强化监督检查,处罚乱放垃圾的行为
③树立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④养成良好习惯,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
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②走绿色发展之路,应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③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力就是改善生态环境
④建设生态文明,应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