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滚滚岷江水直入都江堰,灌溉了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天府农耕文明跨越千年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篇章。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一: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其成为“天府之国”得益于都江堰水利枢纽。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早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雨季就关闭水闸),故记曰水早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二:成都市环城生态区设有很多休闲绿地。2023年3月份以来,有市民反映这里拆除了绿化植物,种上了农作物。对此市政府回复,经核查该区域的土地有相当比例属于永久基本农田(为保障粮食安全,禁止他用的农田),这些都将按规划“退林还耕”,会形成新的区域生态系统,有利于提升农民福祉。

(1) “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从相互制约转为相互配合。”结合图文材料解释此观点。
(2)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明当地“退林还耕”的合理性。
(3) 古代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与今日的“退林还耕”,共同启示我们应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考点】
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图文材料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