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诚然,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令人的精神为之一爽,并且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出现的这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的性质。
(2) 材料二中“它”指代的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回答,为什么说“它”宣扬的思想是给西欧社会送来了一股清新气息?
(3) 根据材料三示意图,填写①②处对应的内容。根据图示,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考点】
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文艺复兴; 新航路的开辟; 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追求解放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市场的解放】

材料一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的扩大能够促进生产的扩大和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伴随着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展开:在工业、农业等领域,生产组织形式也发生着变化,在传统生产方式仍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

——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西欧在农业领域出现的“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写出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社会性质。

【人性的解放】

材料二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此稍治史学者所能知矣。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2)据材料指出文明演进的总因是什么?结合所学“古学复兴”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这一事件带来了“人性的解放”?

【距离的解放】

材料三 它打破了以往大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摘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它”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它”与“古学复兴”运动两者产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在14世纪末,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主雇用工人进行商品生产。15至16世纪,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文艺复兴(中世纪的觉醒)》

材料三   只有到1500年左右……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联系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 材料一中,14世纪末到16世纪的西欧,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出现了哪两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具有什么性质?
(2) 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分析“它”的影响。
(3) 材料三中“1500年左右”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使“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起直接联系”?根据材料三,说说这一事件引发了西欧社会的哪些变化。
(4) 通过以上分析探究,说说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发挥的共同作用。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 材料一 大约在14世纪末,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15至16世纪,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一中14世纪末到16世纪的西欧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出现了哪两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2) 材料二 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它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文艺复兴(中世纪的觉醒)》

根据材料二,指出“它”促使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关注点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实质。

(3) 材料三 只有到1500年左右……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联系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中“1500年左右”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使“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起直接联系”。据材料三,这一事件引发了西欧社会的哪些变化?

(4) 通过以上分析探究,说说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发挥的共同作用。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