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一战结束后,英国陆军部寄给张全杭的一枚“战争勋章”。勋章为铜质,直径3.6厘米,通长15.6厘米,正反面有不同图案,正面为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头像;背面图像为一名手持短剑的骑马士兵,上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马蹄下有骷髅等图案,这些数字和图案表示一战的时长以及战场上的人员伤亡。

材料二 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各国,和平主义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尽管苏联仍然是帝国主义包围下的一个“孤岛”,但到1925年已有22个国家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实际上形成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局面。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与战败国签订和约的方法,建立了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集体安全体系。然而,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签订《非战公约》的西方大国既不制裁日本,也不援助中国,国联标榜的集体安全已经有名无实。随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加剧,被侵略国抵抗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美的和平运动却发展成更为普遍的反战、厌战、恐战的思潮,不惜任何代价追求和平,甚至可以牺牲小国的主权利益,最终反而事与愿违。

——摘编自徐蓝《战争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

(1) 指出材料一中“战争勋章”和“信封”的史料类型,并说明其历史价值。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欧美和平运动的表现。
【考点】
“一战”的影响;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4年,梁启超发表《新大陆游记》,文章流露出中国大不如日本,更不如美国的感慨。1918年12月,梁启超与好友游历英、法、德、意等欧洲列国,1920年后发表《游心影录》,态度大转变,向中国青年大声疾呼:“我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指孔子、老子、墨子——引者)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梁启超《新大陆游记》《欧游心影录》等

材料二:1922年,罗素撰写《中国问题》,剖析中国社会现实,对中国前景作出预测。当时中国学者们正急切寻求建立共和政府可以借鉴的西方现代思想。罗素参与了当时中国应采取何种政体的辩论,他认为中国应走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和革命式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罗素认为,中国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值得骄傲的文化。中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有潜力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强国。虽然中国迫切需要西方科学,但在罗素看来,传统中国文明提供了关于美好生活的另一个视角,这或对西方世界的不破不立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摘编自[加]路易斯•格林斯潘《罗素在中国》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对东西方文明态度发生转变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素的主要观点,并说明罗素和梁启超关于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现代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