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根据形势发展适时调整政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某县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50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

3

74

355

0

4

0

7

材料二 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材料三 下表为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时间

粮食(亿公斤)

棉花(万担)

油料(万担)

生猪存栏数(万头)

1957年

1950.5

3280

7542

14590

1960年

1435

2126

3405

8227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一生产队资料

年份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还贷款

交售粮食

1976年

19户110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20户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800元

30000斤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1) 促使材料一表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实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 材料二中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四的变化是源自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这项改革有何意义?
(4) 综上所述,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土地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考点】
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土地改革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