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如图1是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图2是叶肉细胞示意图,1~6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生理过程;图3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 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2) 图1中,当光照强度为f时,甲植物呈现从外界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状态,因此,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2中的过程有(填数字)。图1中,当光照强度为d时,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3) 兴趣小组设计了图3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移动;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并将A与B之间的叶脉切断(如图),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并滴加碘液,发现B处变蓝而A处不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有:a、b
(4)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为探究“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甲所示装置:用干燥、透明的密闭容器模拟大棚,其内放有一株吊兰,传感器测定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

在室温25℃时,将装置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ppm表示百万分之一),请回答:

①发现容器内壁附有较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通过吊兰的作用产生。

②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③要提高大棚内作物产量,可适当增加大棚中CO2含量,写出一种具体方法

(5) 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兴趣小组把等量天竺葵分别放在3个封闭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量充足。用强度相同的不同颜色的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分别比较容器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温度(℃)

氧气变化量

1号

天竺葵

25

+++

2号

天竺葵

3号

天竺葵

绿

25

(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含量-实验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该实验使用三个容器的目的是;实验研究的变量是。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2号容器内的温度应设置为℃。

(6) 实验结果表明,在(填颜色)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除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用检测有机物或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7) 若增设4号容器,黑暗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气变化量是“――”则可判断3号容器中的天竺葵(选填“有”或“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
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