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出发奔赴“天宫”。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神五到神十七,从首次太空飞行到长期驻守空间站,20年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情境二】下图是我国航天事业中一些工程的名称。
数据来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历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材料一 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表一:2019—2023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及其增长情况
年份
科研经费投入(万亿)
比上年增加(%)
2019
2.21
12.5%
2020
2.4
10.2%
2021
2.79
14.6%
2022
3.08
10.1%
2023
3.3
8.1%
表二:2019—2023年中美两国创新指数世界排名情况
年国家
排名
份
中国
美国
14
3
12
11
2
10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切实推进科教融汇,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播撒科学种子,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科技知识、发扬科学精神,主动靠前为科技工作者排忧解难、松绑减负、加油鼓劲,把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①我国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④我国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建设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做出开拓性贡献。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航天科技人员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展示了新时代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
中国空间站是中国人的“太空之家”,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我国先后于2013年6月、2021年12月、2022年3月开展了3次“太空授课”活动。“太空授课”影响广泛,不仅关联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而且将“航天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持续不断地为广大青少年播种科学梦想,点燃青春希望。
材料:航天梦,中国梦。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神舟飞天的进展情况,在心中种下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某班同学进行了时事播报。
中国航天再传捷报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83天的太空之旅,航天员先后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活动”
将在太空“出差”近6个月后,迎来神舟十五号飞船对接空间站,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
航天员飞天背后,是万千航天人的托举,
是科技自立自强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