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展厅中陈列了一件出土于百色市西林县西汉时期的“鎏金铜面具”,形呈人面,睁眼、鼓鼻、闭口,不仅栩栩如生,更有着独特的形状和细腻的工艺。


青铜(含25%的锡)

熔点

1085℃

800℃

硬度(数值越大,硬度越大)

3.0

5~6.6

(1) 青铜器“鎏金铜面具”属于金属材料中的。(选填“纯金属”或“合金”)
(2)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铸造各类青铜器的配方。铜和青铜的相关性质见上表,推断铜冶炼过程中熔入锡的作用有
(3)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即将曾青(胆矾溶液)涂在铁的表面即可得到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解释铁能置换出铜的原因是
(4) 为了保护青铜器并使其显得更加美观,文物保护工作者对青铜器进行了科学的防护处理,处理后得到含有的混合溶液。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成分为
【考点】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丰富多彩的中华文物铭刻着中华文化的脉络,记录着中华文明的传承。
(1)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使用了贴金技艺,贴金技艺利用了金具有良好的性,将黄金锤成极薄的薄片。
(2)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古法炼铁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初步冶炼得到的铁是生铁,经再次加工才能成为钢,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两者均属于(选填“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
(3) 隋朝时期,出现了银白色的“白铜”材质古钱币。白铜为铜、镍合金,利用稀硫酸和铁从氧化铜中得到铜单质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案实现:

上述两种方案中较优的是,理由是

(4) 某同学想探究锌、铜、镍(Ni)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向试管①和②中加入硫酸锌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然后将形状、大小相同的镍片分别插入试管①和②中。

试管①中无明显现象;

试管②中镍片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5) 白铜的废料经初步处理后可得到硫酸铜和硫酸镍(溶液为绿色)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若滤液为无色,则此时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
填空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