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创新升华。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根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的文明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华文明延续发展中演变而来的,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理论,都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
——摘编自刘仓、岳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文化底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中国古代雕刻工艺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独特魅力。下表为各时期雕刻发展概况。
时期
雕刻发展概况
商周
以青铜器雕刻为主,纹饰神秘庄重,体现出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畏。
春秋战国
雕刻风格多样,既有精美的青铜器纹饰,也有玉石雕刻开始兴起。
秦汉
石雕、玉雕大量出现,气势宏大,如秦始皇陵兵马俑、汉代玉雕辟邪等。
魏晋南北朝
佛教雕刻盛行,石窟艺术蓬勃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
隋唐
雕刻技艺精湛,题材广泛,包括佛像雕刻、陵墓雕刻等,风格大气恢宏。
宋元
雕刻更加注重写实和生活气息,木雕、砖雕等民间雕刻艺术发展。
明清
雕刻工艺达到极高水平,宫廷雕刻和民间雕刻各具特色,装饰性极强。
围绕 “中国古代雕刻工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材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
内涵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 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多民族的交融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多民族不断交融、 共同创造的历史。
外来文明的吸收
中华文明不断与域外异质文明接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 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雅与俗的互动
中华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与俗的互相转化 中得以发展。
以复古为革新
中华文明实现变革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以复古为革新,即借 复古之名行革新之实。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中华古代文明史进行分期,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材料 习俗和仪式的礼仪规范对古代社会的百姓影响甚大。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和规范,特别是在冠、婚,丧、祭、射、乡、朝、聘等礼仪形式中规定了大量的道德规范和要求,以此实现在社会层面的教化,有力地塑造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儒家德治教化的社会路径还包括古代各类学校的教育与经典传习,以及家族宗族和乡绅的乡约教化等,这些社会化路径都体现了对人情、人义的塑造,构建了整体的社会文化网络,有效实现了政治与伦理的双向同构,达到了“化民成俗”的德治效果。
——摘编自沈小勇《以文化人化民成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围绕“德治思想与教化实践”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材料一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
——摘编自《礼记·表记》
材料二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摘编自【西周】《尚书·泰哲》
材料三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摘编自【春秋】《管子·牧民·四顺》
材料四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摘编自【战国】《孟子·尽心上》
材料一 在古代朝鲜有许多使用汉字的诗人,他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如: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9世纪朝鲜人崔致远《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接邻》
材料二 佛教及婆罗门教的政治理想及宗教美术,给东南亚各小国带来了国王的神圣化、阶层秩序观念、行政法典、梵文以及技术高超的建筑、雕刻和音乐等等,这对君主统治的正统化以及整合和发展他们的国家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学者和田久德
材料三 中印两国立于世界东方,天造地设,互为邻国,其文化往来源远流长。从文字记载看,历两千余年而不衰,成为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典范。但两国的文化交流到底有多悠久,始自何时,至今没有定论。
——摘编自姜景奎《中印文化交流刍议》
材料 孔子虽“罕言利”,但他不排斥“利”,且表明在“义以为上”的前提下,可追求合理的利益与财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主张“以义制利”,认为财富分配不均匀是导致纷乱的根源,“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同时代的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强调“所谓财富,如其所有者不是公正、有德性的,即不能称之为财富”,懂得“以德生利”才是长久之道。在财富分配的方法上,柏拉图提倡“公有制”的原则。在理想国中,国民谁也不能拥有私有财产,统治阶级——哲学家和武士“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之外”,不能够拥有“金和银以及凡希望幸福的人们常有的一切”。柏拉图同时强调精神财富的重要性,物质财富仅是一种下等财富。
——摘编自朱晨蕾《孔子与柏拉图财富论之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