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基本上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

——禹平、韩雪松《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写道:“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的地位,明清时期(注:鸦片战争以前)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康熙、雍正、乾隆对中国历史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清朝同内部分裂割据势力作斗争的例子。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
(3) 上述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考点】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清朝的疆域;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 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蕴含着清朝团结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良苦用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代基本上不修长城,康熙希望能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实际上他有硬的一手和软的一手。硬的一手是在长城外设立“木兰围场”,实际上是一种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软的一手是与北方边疆的各少数民族建立起一种常来常往的友好关系,他们的首领不必长途进京也有与清廷彼此交谊的机会和场所,而且还为他们准备了各自的宗教场所,这也就需要有热河行宫(即避暑山庄)和它周围的寺庙群了。

——摘编自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材料二:

​清代《避暑山庄图》(局部)

在避暑山庄之外,建有12座宏伟的庙宇。这些庙宇融合了汉、藏、满、回等民族的建筑风格。清朝每年指定蒙古王公轮流到避暑山庄,陪同皇帝打猎习武,并给予赏赐。维吾尔、藏、苗、高山等少数民族首领都曾到避暑山庄觐见过皇帝。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说:“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大整合时期,而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避暑山庄外皇家寺庙群总称)正是其在建筑上的表征。站在此处,我们将更加感受到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和民族团结的真实性。”

——摘编自文静《承德避暑山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1) 根据材料一,说明清政府修建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的目的。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的民族政策,并试举一个证明清朝民族政策成功的历史事件。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的历史价值。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