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农业生产跌至谷底,这决定了党和政府必须把恢复国民经济作为当时的主要任务。当时,农村中人口占比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约占全国80%的土地,占比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全国20%的土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通过,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大陆基本完成。
——摘编自程文朝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
材料二:从土地改革结束到1956年的五年间,农村生产关系又发生重大变革,经历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到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样一种三级跨越式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在全国范围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
——摘编自《党史百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三: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尝试。安徽、四川等省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对于新的责任制形式,中央明文规定禁止。……1980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改革,同年,中共中央指出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此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