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1)
《浪淘沙》写到“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沙中淘金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金能打成金箔是因为金具有良好的
性。
(2)
大冶铜绿山的古铜矿遗址揭示了我国古代发达的冶铜技术,其反应原理如下:
Cu
2
(OH)
2
CO
3
xCuO+H
2
O+CO
2
↑,2CuO+C
2Cu+CO
2
↑
x=
;上述冶铜技术利用木炭的
性。
(3)
公元前500年我国已掌握炼铁技术,其原理是焦炭与赤铁矿(主要成分Fe
2
O
3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铝的冶炼年代远远晚于铜和铁,从化学性质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如图,将金属X插入烧杯内的AgNO
3
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X,向烧杯内再加入一定量锌粉,振荡后,溶液蓝色逐渐消失。
(1)
金属X是
。
(2)
加入锌粉,溶液蓝色消失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实验结束后,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
(填“存在”或“不存在”)AgNO
3
。
填空题
普通
2. 从废旧电脑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属银,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
(1)
步骤Ⅰ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溶液X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化学式为
。
(3)
据此判断,铜、银、铝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填空题
困难
3.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 Fe、Mg、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
实验前发现铁片表面生锈了,铁生锈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
接触,若想用盐酸除去铁锈,化学方程式为
。
(2)
试管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乙中的实验现象是
。两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丁,反应过程中真正参加反应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3)
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
(填“甲”、“乙”或“丙”)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
填空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