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如下图:
材料二: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宣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材料三: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一《中国历史》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摘目郭沫若诗句
[盛唐气象篇]
[民族交往篇]
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境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都督首府都督、羁糜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摘编自谢翔、王文光《中国古代民族思想与处理族际关系的智慧研究》
[对外交往篇]
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刘淑梅、李晶《唐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经济繁荣—底气】
材料一: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民族交流—和气】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对外开放—大气】
材料四:唐朝时,世界上有 70 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荣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中国历史》七下教科书
【文艺多彩—才气】
材料五: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 多首。唐诗内容丰富,作者众多。唐诗与唐朝,盛衰与共,相辅相成,堪称“绝配”。
——改编自《中国审美文化史》
[技术创新]
[盛世局面]
材料二:
《忆昔》(杜甫 )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栗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和同一家]
材料三: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对外友好]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唐朝对外交往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