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

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B.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中说的“佳时”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C.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同时也是农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的最佳时节。此时雨水增多,气温回升,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生长。 D. 古籍中有很多关于年龄的称谓,如“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考点】
节气;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普通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某同学根据二十四节气的相关资料作出了一些推测,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①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每个节气都代表着一种气候、物候、时候;②随着时代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它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③二十四节气展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二十四节气的新发展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2018 年,第一个国家层面专门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确立,时间就定在每年的秋分。“节气”与“节日”的碰撞,更加有利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

A. 根据信息可以推断,一岁四时,每个季节依次对应6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独特的含义,准确反映自然节律变化,例如我们熟知的“处暑”是指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B. 根据信息可以推断,“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一句农谚描述的情景,应该属于夏季中的芒种节气。 C. 根据信息可以推断,古人创制二十四节气的主要目的是安排和指导农事。 D. 根据信息可以推断,除了秋分,还有清明、冬至等既是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