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将下面三个句子组合为一个以“阿Q”为主语的单句。(不改变原意,可适当改动词语)

①鲁迅在《阿Q正传》一书中以简洁、鲜明、生动的笔触刻画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

②阿Q是个破产农民。

③阿Q生活在闭塞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农村。

阿Q

【考点】
选用、变换句式;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迈步穿行在凤凰古城曲曲弯弯、朦胧幽幽的深巷,但见经过岁月洗礼的青石板路泛着幽幽的冷光,脚踏上去的瞬间,我感觉仿佛踩在了沉重的历史书页上。那天晚上,我住在沱江边吊脚楼的“翠翠楼”里。“翠翠楼”是古城中最为古朴的吊脚楼之一。我站在窗口,“阅读”着那些生长在江边的密密麻麻的吊脚楼,灰暗的表面,纤细的结构,巧夺天工的设计。吊脚楼像士兵组成的方阵,由高到低一字排开,又像凤凰的女子,外形纤柔,内心善良。

夜渐渐深了,仅听见楼外的沱江水沙沙作响,我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直到苗族姑娘用歌喉唱开黎明才醒。那是《边城》里那水面浮起灵魂的歌声?是那撩拨翠翠少女情怀的歌声?那歌声韵味十足,给凤凰的清晨平添了一些情致。

凤凰是一个人文气息很浓的地方。精致的楹联、飘逸的画卷、灵动的刺绣,俯拾皆是。“翠翠楼”里便满屋挂着裱好的字,相当漂亮。只是地气甚潮,那潮湿一直沿着木墙爬上来,给字幅下端涂上鲜黄青绿的印痕。也许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纸上的字已经被绿霉吞噬,而有些东西却还留存。沈从文写字的稿纸已经残缺,他写的故事却如门外的沱江一样依旧流淌。他的翠翠和那条忠实的老黄狗,已成化石,依旧在痴痴地等候那个年轻人——那用歌声让翠翠的心在梦里飞起来的年轻人。

(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阅读’着那些生长在江边的密密麻麻的吊脚楼”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B. 因为张载家住陕西横渠镇,又曾在那里讲学,所以学者称其为“横渠先生”。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诗歌《登高》中的名句。 D. 她虽然天生患有哑疾,但学会了用手指“说话”,依然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
(2)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直到苗族姑娘放声歌唱,黎明到来,我才醒过来。”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远远的走来了一个人,他的对头又到了。这也是阿Q最厌恶的一个人,就是钱太爷的大儿子。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后来,他的母亲到处说,“这辫子是被坏人灌醉了酒剪去的。本来可以做大官,现在只好等留长再说了。”然而阿Q不肯信,偏称他“假洋鬼子”,也叫作“里通外国的人”,一见他,一定在肚子里暗暗的咒骂。

阿Q尤其“深恶而痛绝之”的,是他的一条假辫子。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这“假洋鬼子”近来了。

“秃儿。驴……”阿Q历来本只在肚子里骂,没有出过声,这回因为正气忿,因为要报仇,便不由的轻轻的说出来了。

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

“我说他!”阿Q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分辩说。

拍!拍拍!

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且“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他慢慢的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但对面走来了静修庵里的小尼姑。阿Q便在平时,看见伊也一定要唾骂,而况在屈辱之后呢?他于是发生了回忆,又发生了敌忾了。

“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晦气,原来就因为见了你!”他想。

他迎上去,大声的吐一口唾沫:

“咳,呸!”

小尼姑全不睬,低了头只是走。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呆笑着,说:

“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

“你怎么动手动脚……”尼姑满脸通红的说,一面赶快走。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颊。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更得意,而且为了满足那些赏鉴家起见,再用力的一拧,才放手。

他这一战,早忘却了王胡,也忘却了假洋鬼子,似乎对于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而且奇怪,又仿佛全身比拍拍的响了之后轻松,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

“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得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

“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

“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

文本二:

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皆不能如期举行,故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两个新年却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与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在小教场迎春,锣鼓喧阗很热闹。到了十五夜晚,城中舞龙耍狮子的镇筸兵士,还各自赤裸着肩膊,往各处去欢迎炮仗烟火。城中军营里,税关局长公馆,河街上一些大字号,莫不预先截老毛竹筒,或镂空棕榈树根株,用洞硝拌和磺炭钢砂,一千捶八百捶把烟火做好。好勇取乐的军士,光赤着个上身,玩着灯打着鼓来了,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从悬到长竿尖端的空中落到玩灯的肩背上,锣鼓催动急促的拍子,大家皆为这事情十分兴奋。鞭炮放过一阵后,用长凳绑着的大筒灯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线,先是咝咝的流泻白光,慢慢的这白光便吼啸起来,作出如雷如虎惊人的声音,白光向上空冲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玩灯的兵士,在火花中绕着圈子,俨然毫不在意的样子。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翠翠为了不能忘记那件事,上年一个端午又同祖父到城边河街去看了半天船,一切玩得正好时,忽然落了行雨,无人衣衫不被雨湿透。为了避雨,祖孙二人同那只黄狗,走到顺顺吊脚楼上去,挤在一个角隅里。有人扛凳子从身边过去,翠翠认得那人是去年打了火把送她回家的人,就告给祖父:

“爷爷,那个人去年送我回家,他拿了火把走路时,真像个喽啰!”

祖父当时不作声,等到那人回头又走过面前时,就闪不知一把抓住那个人,笑嘻嘻说:

“嗨嗨,你这个喽啰!要你到我家喝一杯也不成,还怕酒里有毒,把你这个真命天子毒死!”

那人一看是守渡船的,且看到了翠翠,就笑了。“翠翠,你大长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

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着。

这一次虽在这喽啰长年口中听到个“二老”名字,却不曾见及这个人。从祖父与那长年谈话里,翠翠听明白了二老是在下游六百里外青浪滩过端午的。但这次不见二老却认识了大老,且见着了那个一地出名的顺顺。大老把河中的鸭子捉回家里后,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

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年纪,又问有不有人家。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故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

(1) 下面对两个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中的“假洋鬼子”代表富裕阶层的读书人,有实力学习洋务,有资本参与革命,但是实际上是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文本二中的顺顺作为船主,送给贫苦的渡船人粽子和鸭子,可以看出他慷慨善良,乐于助人。 B. 文本一中,阿Q挨了“哭丧棒”的打,转头就去欺负小尼姑,于是心理又平衡了,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文本二中,翠翠觉得“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勾勒了少女情窦初开的朦胧美好。 C. 文本一中,小尼姑诅咒阿Q“断子绝孙”是逆来顺受的底层妇女在“礼教至上”的底线被碰触后的反抗;文本二中,祖父对翠翠的婚事闭口不谈是因为他作为家长舍不得孙女出嫁。 D. 文本一中的“酒店里的人”正是鲁迅笔下的那些自私、冷漠、麻木、无聊的看客,他们构成了愚昧麻木、世情冷漠的未庄;文本二中的月下对歌、狮子龙灯等,都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
(2) 下列对两个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中,“假洋鬼子”母亲的“到处说”“这辫子是被坏人灌醉了酒剪去的。本来可以做大官,现在只好等留长再说了”,体现了作者对这种封建和极致地服从封建体制的姿态的直接讽刺。 B. 鲁迅擅长用浓墨渲染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文本一中“抽紧筋骨,耸了肩膀”这一系列动作,既说明阿Q地位的低下,也展现出他性格的卑微,使得阿Q这一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令人过目难忘。 C. 文本二中的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化。比如祖父对喽啰长年说的话,略带幽默诙谐,体现他作为一位老者,虽阅尽人世、饱经风霜,偶尔担忧孙女的未来,但面对别人的帮助仍旧热情感恩、善良淳朴。 D. 文本二中几次提到“端午”,以此为线索,运用插叙,将现实与回忆交错,在结构上,避免了平铺直叙,形成文章整体布局上的跌宕美。在内容上,交代了翠翠爱情的产生、发展过程,也充实了人性美善的内容。
(3) 分析文本中两个加点的“笑”字的内涵及背后作者的创作意图。
(4) 从叙述视角的角度分析文本一的讽刺艺术。
文学类文本阅读 普通